从历史到艺术,这些人文纪录片带您深度了解中国

  • 2020-05-26 13:43:5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深深造就了这个民族骨子里高贵的品格,岁月在塑造人文的同时,也留下了其他珍贵的东西。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国宝级文物层出不穷,价值无可估量,令世人震撼!大运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如今依旧流淌。丝绸之路、坦赞铁路至今促进着文化交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小编为您推荐几部人文纪录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讲述一件文物。短小并不意味着粗糙,而是对“精”更高的要求,该片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China 瓷》

该片是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描绘了明清之际中国外销瓷寰宇之旅的恢弘图景,将历史上关于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现。观看此片,好比穿梭于时光隧道,尽览中国外销瓷的前世今生。

中国瓷称霸天下,明清之际的三个世纪共有三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邻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大量进口。行销全球数量之巨,遍布之广,充分证明某种打破疆域、世界级的文化接触之存在。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是在东西美学相互影响之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与以往表现中国瓷器的纪录片不同,《china 瓷》不再仅仅专注于挖掘它们本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视角,追溯中国瓷于明清之际傲视天下的过程,探讨它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一提到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是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纪录片《china·瓷》却用大量的史实,有力地改变了这种片面看法。

《一条河,一座城》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古往今来伟大的中国人在这条大河上谱写着辉煌的历史。

4集人文历史系列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试图运用以往人文纪录片不同的方式,以运河上的一个商业古镇为切入点,深入“大运河”的文明的内部,从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变迁中,呈现一个文明生长内在的动力与机制,发掘大运河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文化演进路径。记录片通过再现发现“运河商都”的文化传承、“运河商都”的形成、“运河商都”的黄金时代以及“运河商都”的今世,展现千年运河的文化创造与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拍摄了中国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历时4年拍摄,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

《美丽中国》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寻脉》

《寻脉》从敬天、法祖、人寿、年丰、安居、兴业等六大叙事角度,以建筑、文化遗址、石刻、壁画、馆藏文物等为主要拍摄对象,讲述文物和它承载的精彩故事。《寻脉》在展现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重点呈现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精髓,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进一步表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以及与世界文明的交融发展。

《这,就是贵州》

《这,就是贵州》以多彩的历史文化为经,以快速崛起的经济成就和生态建设为纬,首次以国际视角全方位聚焦贵州,用现代与传统、继承与创新交叠的方式全面呈现贵州的自然生态、传承发展,以及贵州人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就是贵州》分为四集,每集约22分钟,以《天人智慧》、《追梦路上》、《记忆重生》和《跨越未来》四个维度,向全球深度讲述贵州故事。该纪录片是贵州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记录新中国伟大成就而精心制作的高水平纪录片,从立项到制作完成经历近3年时间,是Discovery承制的体量较大的中国省级外宣纪录片项目。同时,也是Discovery与贵州、中国国际电视台的首次合作,开启了中国省级外宣品牌国内国际同步播出的先河。

《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第一部以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以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为出发点,以历史交往为背景,以现实中鲜活的人物故事为主体内容,打通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国际,用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语言、细腻生动的人物故事,打造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力作,不仅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的文明与辉煌;更突出当今的风貌和成就。有历经千年的传奇故事,也有接地气的普通人的故事。

摄制组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近20个国家实地拍摄,其中,东盟十国在历史与现实中都是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家都是本片最主要的合作对象和拍摄地。系列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以生动而真实的镜头,纪录下这些国家中人们坚守、探索、奋斗、追逐梦想的传奇故事。也将从航运、经贸、科技、文化、移民、梦想等多层面、多角度展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沿线各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纪录片挖掘历史的文明宝库,记录时代的发展轨迹,展现中国人的精神信念,诠释中国的海洋梦。

《重走坦赞铁路》

纪录片由非洲研究院副教授张勇博士担任总导演,汇聚了来自非洲、中国和欧洲影视制作人、学者和专家组成跨国的团队,以国际的视角走访坦赞铁路沿线站台、城市、村落、亲历者,带领观众感受坦赞铁路这一新中国第一大援非工程的真实现状。

全片共有三集,分别为 “友谊之路”、 “铁路为生”、 “坦赞情怀”,从援建历史、铁路对沿线人民的影响、对中非青年的感染等维度深度挖掘坦赞铁路的文化内涵。其中:

第一集为“友谊之路”(A Railway of Friendship), 从援建背后中西方的博弈角度深度挖掘不为人知的历史,管窥西方媒体的议程设置,摄制组采访了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夫人玛丽亚女士、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坦赞建设时期交通部长等大量历史亲历者,搜集到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二集为“铁路为生”(The Life Line),讲述1970年代修建以来,随着历史远去,铁路作用式微,但对于贫困和偏远地区居民来说依然是生活来源、生命之路,摄制组深入铁路沿线数十个大小站点和村落进行口述采访,记录了坦赞铁路的真实现状,并拍摄了坦赞铁路全线风光、动物、民俗、仪式等生动画面。

第三集为“坦赞情怀”(Love for Tazara),从马季的相声《友谊颂》获取灵感,讲述坦赞铁路是一代人有关非洲的原初记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因为它去非洲、来中国,重点记录了坦赞铁路中方专家组、公墓管理者、孔子学院志愿者等中方人员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中、坦、赞三国人民共通的“坦赞情”。

《原声中国》

《原声中国》是由爱奇艺出品的纪录片,以中国各地的民歌为载体,用歌者的故事讲述命运,用旋律见证历史的变迁;用纯真的乡音带领观众放下脚步,回归生活的起点。

整个纪录片分为根源、繁衍、求偶、婚姻、劳作、出生、死亡整个过程,承载和谕示生命的循环,同时暗含了中华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繁衍的古老哲思,从开天辟地唱到婚丧嫁娶直至生老病死,生生不息,带着着“你、我、他”基因的拷贝歌唱下去。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