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地方的方言有很多方法,许多人说普通话,挺像北京话的,但是一加上儿化音,就不行了。其实,北京的儿化音,是有规律的。
随处可见的儿化音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时不时能听到一声清脆的京腔“早啊,您去哪儿?”“我啊,西便门儿!”寥寥数语的对话听上去很简单又有点儿亲切,总能让联想到北京热闹的早市、花市什么的。只是,可能少有人注意到,看似平常的对话中也藏着学问。比如,“儿化音”什么时候该加,就很有门道。
重要的东西不能带儿化音
像地名里的“楼”字,一般老北京人在说到“某某角楼”、“故宫角楼”、“正阳门城楼”等时,就会加上儿化音,听着随意又亲切;但说到“钟楼”、“鼓楼”的时候,又是妥妥的正音,一丝“儿化”的意思都没有。
约定俗成
还有些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的,该带儿化音就带,不该带的不带。比如说,白面,你不能说白面儿。说白面儿就成了毒品了。可是,棒子面儿、玉米面儿、胡椒面儿就带儿化音。
吞音中的儿化音
口语中说话语速过快形成的,比如不知道说快了就会变成“不儿道”,我告诉你变成“我告儿你”。
场合
北京人说的“儿化音”其实是不太有规律可循的,不过有一点共识是,在越正式的场合,“儿化音”出现的就会越少,而当一个北京人在你和你对话时使用的“儿化音”越多,那可能代表他跟你关系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