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苇子水秧歌戏 “古老秧歌震东西”

  • 2020-08-07 11:14:55
  • 文旅北京

九梁八岔纱帽山,一榆二槐四古柏,灵泉河水东边来,九龙来把金盆戏,古老秧歌震东西。

苇子水秧歌戏,迄今至少有400余年的历史,于2007年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文旅君为您讲述苇子水秧歌戏的前世今生。

古村落“苇子水村”

苇子水村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村居分布在九龙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保存完好。

据说自明朝该村宗祖高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到此,发现此地芦苇茂盛,于是在此定居,取名“苇滋水”。如今水沟干涸了,芦苇也没了,村名也演变成了“苇子水”。

400年“苇子水秧歌戏”

苇子水秧歌是苇子水村在年节、庙会、丰收、求雨等时候所表演的一种民间戏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前后,迄今至少有400余年的历史。

苇子水秧歌虽叫做“秧歌”,但却以唱戏为主,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具备,演出剧目以古装传统剧目为主,兼有民间生活的故事戏,俗称大秧歌。

九腔十八调的“干口秧歌”

秧歌戏的行当生旦净丑齐全,扮相、服装、道具等与京剧等戏曲类似,特别之处在于仅用武场伴奏,乐器只有鼓、锣、镲等打击乐器。表演的时候敲打一阵锣鼓,清唱一段戏文,又被称为“干口秧歌”。

不配乐清唱,更体现唱功。唱的时候要鼻音和嗓音共鸣,吐字要清,唱词抑扬顿挫。秧歌戏有“九腔十八调”的说法,唱腔整体上较为高亢,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唱腔,即便是相同的人物,其唱腔也随剧目和情节有节奏快慢和情绪的变化。比如唱胡子(老生,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便讲究一个胡子一个味儿——《河灯会》的宋江一个味儿,《坐楼》的宋江一个味儿。

在当地,秧歌戏通常是庙会和汇演中首先登台的,地位比较高。剧目多取自三国和水浒故事,如《张飞赶船》《化零岗》《宋江杀楼》等。其中《香山》和《韩湘子出家》是两部开场戏,讲述忠孝之事。《宋江杀楼》是封箱戏,意为演完此戏,便封箱休息了。

苇子水秧歌戏带有明代高腔戏的特色,在苇子水村已传了十多辈儿人,“文化大革命”时曾中断,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恢复。

目前,在政府的帮持下,苇子水秧歌戏的道具、乐器、服装得到了更新,但这种古老的戏剧艺术,亟需培养新的传承人。

(文图:文旅北京)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