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冷门”的公园,耗资1.9亿改造却不为所知,地铁公交直达

  • 2025-09-15 16:45:00
  • 北京吃喝玩乐

前阵子跟发小胡同撸串,他说西城藏着个 “花钱没数” 的皇家公园,我拍胸脯吹 “咱北京坛坛庙庙没我没踩过的”,结果他报 “月坛公园”,我当场卡壳 —— 还真就只听过,没去过!

后来才知,这公园改造砸了 1.9 亿,近 170 亩(约 15 个足球场),地铁 1 号线直达。可问了五六个北京老铁,全是 “你逗我呢” 的表情:“月坛?不是早荒废了?还能逛?”

咱就说离谱不 —— 故宫、天坛周末人挤人,这儿清净得能听见风吹树叶声,红墙根下坐会儿都没人挡镜头。今天用东北实在劲儿,唠唠这 “低调到没朋友” 的宝藏公园,35-55 岁想找清净、品文化、带娃学历史的,这篇赶紧码,错过悔一年!

一、刚进园我就惊了:这哪是公园?分明是 “缩小版故宫” 啊!

坐 1 号线到南礼士路站,出了口走十来分钟,远远瞅见红墙绿瓦,还以为走错皇家别院。近看才知,门口石狮子瞪着眼,朱红大门九横九纵门钉,“皇家范儿” 比好些收费景点还足!

改造的 1.9 亿真没白花!进门是北园,正中间是明清皇帝祭月的 “夕月坛”,金砖铺地,踩上去有细微 “闷响”,发小说跟故宫太和殿地砖一个规矩,我当场不敢瞎蹦跶,怕赔不起!坛台绕着黑琉璃瓦 “璇墙”,阳光照得发亮,拍照片不用 P 就有 “古味儿”。

往里走是西大殿、南大殿,绿琉璃瓦顶,檐下旋子彩画清晰。最有意思的是钟楼,复制的明代大钟虽不是原件,敲一下声传南园,早上钟声混鸟鸣,比闹钟得劲儿。跟发小在钟楼下站会儿,旁边老爷子说 “以前皇帝祭月前敲钟报时,现在听着还能琢磨当年场面”,这话听得我挺有感触。

最绝的是人少!天坛周末抢座位,这儿北园长椅稀稀拉拉几个人,看书的、拍老建筑的,说话都不敢大声。我跟发小在具服殿旁石凳坐会儿,瞅红墙绿瓦、听风吹树叶,浑身累都散了,比办公室吹空调舒服万倍,这不比挤故宫强?

二、品文化、带娃、拍大片!这公园 “全能” 得有点过分

说实话,现在找个满足全家需求的公园难 —— 品文化怕枯燥,带娃怕没的玩,拍照片怕人多。但月坛是 “全能选手”,35-55 岁老铁们,听我唠!

1. 爱文化的看过来!这儿比博物馆还 “有料”

咱这岁数,总不能老聊家长里短。来月坛逛一圈,能攒不少 “吹牛素材”!

南园 146 米碑廊,76 块碑全是现代书法家写的咏月诗,从 “床前明月光” 到 “明月几时有”,想得起的基本都有。我跟发小边走边读,有的字不认识查手机,旁边戴眼镜大哥还聊诗里典故,听得我直呼 “长知识”!这儿碑廊不隔玻璃,凑跟前能瞅清笔画墨色,比博物馆隔着玻璃舒服多了。

天香院种满桂花,9 月来满院飘香,应了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院里露天茶座放《月光曲》《春江花月夜》,坐这儿喝茶闻香听曲,别提多惬意。发小说 “中秋来这儿对月喝酒读诗,意境绝了”!

公园偶尔搞 “皇家祭月礼仪展示”,去年中秋我赶上过,穿汉服的工作人员抬祭品、行跪拜礼、读祭文,跟电视里似的。周围人都安静,连小孩不吵闹,庄重感比演唱会还让人激动,赶上了千万别错过!

2. 带娃的家长看过来!这儿比游乐场还 “涨见识”

家里有学龄娃的,别带娃挤游乐场了,来月坛娃能玩还能学知识,你也能歇会儿,妥妥 “带娃解放双手”!

上次带邻居家小闺女来,玩 “找月亮” 游戏 —— 碑廊里找带 “月” 字的诗,找着就讲故事。小姑娘一开始不乐意,后来上瘾,指着 “举头望明月” 问 “李白为啥抬头看月亮”,我跟她唠半天,她眼睛都亮了。比在家背诗强多了,亲眼见诗碑、听故事,比书本有意思。

北园老建筑还能当 “教具”,给娃讲 “九横九纵门钉只有皇家能用”“金砖多金贵”“皇帝祭月穿啥走啥路线”,娃听得入迷还主动问。邻居说 “带娃来这趟,娃在学校聊历史都能说几句,老师夸知识面广”,多有面儿!

不过得说清,这儿没滑梯秋千,带 3 岁以下娃可能闷。但带 6 岁以上娃学历史,比游乐场有意义,玩一天娃开心还长见识,不比看动画片强?

3. 想拍大片的看过来!这儿 “网红打卡点” 让朋友圈点赞爆

咱这岁数也想拍好看照片发圈嘚瑟,月坛的打卡点绝对满足,不用挤颐和园也能拍让人羡慕的图!

北园红墙必拍,尤其具服殿旁那段,红墙正没涂鸦,配古槐拍古风照绝了!穿素色裙子站红墙前,抬手摸树叶、低头看地面,不用修图点赞就爆。我上次穿米色风衣拍,闺蜜还问是不是去了故宫。

南园霁月亭也得拍,建在小山坡上,站亭里能俯瞰南园。傍晚夕阳洒进来,照亮柱子彩画,满是 “岁月静好”。秋天树叶变黄,红黄绿凑一起像调色盘,随便拍都是 “大片”。

碑廊氛围感拉满,76 块诗碑排一排,阳光透树叶洒碑上,光影斑驳。站碑廊中间侧身看字,朋友从侧面拍,既能拍诗碑又能拍侧脸,特显文化范儿。我跟发小在这儿拍不少,发圈配 “读诗赏月,不负时光”,评论区全问 “这是哪儿”!

三、说实话:这公园也有 “小缺点”,但不影响它 “香”

做人得实在,月坛不是完美的,几个小缺点说清楚,省得你失望,但跟优点比,根本不算啥,该冲还冲!

一是 “面积不算大”—— 跟天坛、颐和园比小不少,逛遍南北园也就一个半小时,不能玩大半天。但正因为小才清净,不用多走路,爸妈娃都不累,适合慢悠悠逛,比大公园赶场子强。上次带我妈来,她还说 “这儿好,不用瞎跑,还能看景儿”。

二是 “没啥游乐设施”—— 带 3 岁以下娃可能觉得闷,没滑梯秋千。但带学龄娃来学历史,比游乐场有意义。邻居家小闺女现在来都找诗碑,还跟我分享新学的咏月诗,比玩滑梯有收获。

三是 “晚上部分区域灯光暗”—— 想往南园小树林走,得注意灯光,最好结伴,别单独走偏地儿,安全第一。但北园晚上挺亮,红墙在灯光下更有感觉,拍夜景在北园就行。

总的来说,这些缺点不影响它 “香”。毕竟门票才 1 块,地铁直达,有好老建筑、浓文化氛围,还能品文化、带娃、拍照片,够良心了。我跟发小说 “就算有缺点,下次还来,总比挤故宫强”!

四、攻略来了!怎么去、啥时候去,一篇说清楚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问 “具体在哪儿?怎么去?啥时候好?” 攻略这就来,35-55 岁老铁赶紧记!

1. 地址和交通

地址:西城区月坛北街甲 6 号,导航 “月坛公园”,门口有明显牌子,好找。

地铁:1 号线 “南礼士路站” A 口出,走 10 分钟到,人行道安全不绕路。

公交:13/15/19/21/42/45/65 / 特 4/823 路 “月坛站” 下,走 200 多米到,近得很。

自驾:公园门口少量车位,得早去;也能停附近商场停车场,走 5 分钟,方便。

2. 开放时间和游玩时长

开放时间:全年 6:00-21:00(最晚入园 20:00),早散步、晚拍夜景都行。

游玩时长:随便逛拍 1.5 小时够;仔细看老建筑、读诗碑、陪娃玩,留 2-3 小时更尽兴。

游玩小贴士

拍古风照穿素色(白 / 米 / 浅蓝 / 浅灰),别穿花的,搭红墙绿瓦好看;春天带丝巾、秋天穿风衣,出片率高。

门票 1 块(学生 5 毛),门口买不用预约;记得带现金,有时信号不好,扫码不方便。

夏天带防晒(帽子 + 防晒霜),湖边紫外线强;冬天穿厚点,北园风大,别冻着。

带娃提前备咏月诗,玩 “找诗背诗” 游戏;带小本子让娃抄喜欢的诗,回家讲解记得牢。

公园小商店水和零食比外面贵,想省钱自己带,逛累了就能吃。

五、最后唠两句:这么好的公园,别让它 “藏” 着了

写这篇就是想把这宝藏公园分享给更多北京老铁,别让它一直 “藏” 着。咱 35-55 岁的,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周末找个清净有文化的地儿,多不容易!

周末有空带家人逛逛,相信你会跟我一样 “这么好的地儿,怎么现在才知道”!上次带我妈来,她还说 “以后周末就来这儿,看老建筑听钟声,比啥都强”。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