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北京博物馆季研学月启动,7条博物馆研学主题游线集中发布。本月内,丰富多元的“博物馆+演艺”、“博物馆+科技”活动,将推动文博资源与教育深度融合,邀请公众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本次研学月以“博物馆研学 开启求知新旅程”为主题,各区亮出特色研学之旅,串联博物馆、商圈、景区等,带动区域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其中,东城区推出“中轴寻宝 文脉古今”研学主题游线,包括中轴寻宝、鼓韵新声、古今漫游3条主题线路,联动中国铁道博物馆、北大红楼、钟鼓楼、史家胡同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开展系列研学活动,带领公众感受古今文化交融碰撞的多彩魅力。西城区打造了4大主题研学线路,既有聚焦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主题和中轴线主题线路,也有展示古都文化风貌的北京城主题线路、展现宣南士乡人文精神和报国情怀的宣南文化主题线路,引领公众在博物馆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研学月期间,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将推出各类研学活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设计了“国子寻礼 太学华仪”少年儿童礼仪研学、“国子问学 文脉长青”沉浸式剧情研学等特色活动,带领观众探索国学圣地的历史脉络。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结合“看·见殷商”特展打造系列研学活动,包括“穿越时空的中国”“趣游大商”“商王宴会寻宝记”“神兽归来”等,融合音乐、影像、阅读、手工互动等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学科融合实践中,感受自然和人文、博物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国家自然博物馆则带来“博物馆之夜—2025光韵之夜”主题研学活动,“光影的故事”“科学家讲故事”“夜宿博物馆戏剧表演”等活动将轮番登场,开启跨越科学与艺术的光影奇旅。
此外,首都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将限量推出博物馆季“文博护照”“纪念徽章”领取活动,观众参与“通关文牒”“小小考古人”“文明解码者”等活动,即可获得赠品或文创优惠折扣。
相关新闻
“路县少年说”志愿少年说路县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 任珊)“路县少年说”志愿服务活动日前启动,首批通过严格选拔的35名10至16岁青少年志愿者,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上岗。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于6月14日免费试运行开放,该馆于7月线上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经过初期报名、材料评审、专业培训、面试考核等环节,最终35名小讲解员脱颖而出,成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的首批“小志愿者”。
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志愿者们接受了系统培训,既深度了解展品故事,也学习讲解礼仪。“我们将万字左右的讲解词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使其更加易于孩子去表达,最终形成了8000字左右的讲解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实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这么多的讲解内容并不容易,但是孩子们还是实现了‘从羞涩躲闪到从容讲解’的蜕变。”
小志愿者们暑假期间每天上午9时至11时以及下午14时至16时在博物馆提供义务讲解服务,以青少年的视角,引领游客穿越时空,沉浸于千年路县的悠悠岁月。
通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机制,把“路县少年说”打造为全市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期待更多青少年参与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年轻之声唤醒沉睡的文明,让汉代先民的智慧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