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多少 丨 琉璃烧制技艺

  • 2025-08-04 16:41:00
  • 非遗101

琉璃烧制技艺,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山西介休、山东博山等地方的传统手工技艺。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村,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从元代开始,这里就是皇家官窑,天安门城楼、北海、天坛等古建的琉璃瓦,都是出自这里。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发展历史

中国建筑琉璃的生产与运用,到了汉代才出现在古籍记载之中。《西京杂记》有一段记载和描述与琉璃制品有关。这段记载可以表明,文中描述的绿琉璃是中国古法琉璃中近似玻璃的琉璃产品。从中可以看出,从西汉时期开始,皇家就用琉璃作室内装饰,而且“窗廊多是绿琉璃,亦皆达照”。

隋代时,由于南北朝战争不断,频频改朝换代,都城难以确定,更谈不上建造皇宫。为皇家建筑服务的烧制琉璃技法久已失传。后来工匠们使用烧瓷的烧制技法作为尝试,烧制出绿色瓦件,其结果与真琉璃无异,这样复原出了失传的琉璃烧制技术。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皇家建筑琉璃烧制技艺吸收了国外琉璃烧制技艺的一些技术特点,出现了琉璃烧制技艺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北宋时期的琉璃烧制技术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位于开封佑国寺的琉璃塔是使用琉璃材料装饰的建筑代表作。公元1151年,金朝开始建设皇城金中都,大规模地修建宫殿陵寝建筑,大量使用琉璃瓦,促进了中国琉璃瓦烧制技艺的迅速发展。

2工艺流程

琉璃烧制一般要花费十多天时间,经过二十多道程序才能烧制完成。首先将坩子土进行检选配料,然后进行粉碎和淘洗、炼泥,制模成型,坯胎晾干后,入窑素烧,再根据图案需要进行施釉,入窑彩烧,最终完成一件琉璃成品。其工艺流程主要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和琉璃制作两大环节。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分为选料、晒干、配料、粉碎、阴泥、搅泥六个步骤。

选料

烧造琉璃的工艺流程首先是选料,北京市门头沟区烧造琉璃产品的主要原料是来自琉璃渠村对槐子山的坩(gān)子土,开采出来的坩子土也要经过挑选。选料的标准是以含铁少的坩子土为好,这样烧出的胚胎发白色,坩子土含铁多烧出的胚胎发红,影响釉色的艳丽。

晒干

选好料后,将原料拉回窑场进行晒料,因为开采的原料含有水分,干料易粉碎和碾压。

配料

新坩子土需添加其他原料,如叶蜡石、熟瓦片等。主要用于提高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抗变形能力,配比一般为15%左右。

粉碎

就是将经过晾晒的堆子土进行粉碎,粉碎过的料一定要细得跟面粉一样才行。

阴泥

接下来就要进行淘洗,也叫咽泥。就是砌几个大池子,将配好的料放入池中放入水进行涸(hé)泡,水量以饱和为准,按照产品生产要求,时间以7~8天为宜。

搅泥

也叫炼泥,传统搅泥方式是人工搅拌,主要是脚踩或用泥叉子摔泥,要求最少要在三遍以上,踩泥或摔泥遍数越多越好用。

琉璃制作

琉璃制作主要有吻作、窑作、釉作三大工种,对应琉璃制作的三个步骤。

亦称“稳作”,这道工序主要是完成琉璃制品的设计、构件造型和制出模具。

窑作

琉璃烧造分为素烧坯窑与釉烧色窑两步。工艺流程中的窑作,指琉璃制作中的素烧过程,也叫烧坯。窑作要求的技术性很强,需要匠人依据丰富的经验把控其温度变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烧造时长。

釉作

釉作工序主要是配釉、上釉、烧彩,琉璃作品经配釉、上釉后,入窑再次烧制,才最终成为琉璃成品。

3传承价值

琉璃烧制技艺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琉璃制品因多样的形式、斑斓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历代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物的美化起了重要作用,是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体现,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琉璃烧制技艺集中国低温铅釉陶制作工艺之大成,是传统制陶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绚丽多彩的非遗赋予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