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

  • 2025-07-05 18:12:00
  • 北京乐游

“北京钟鼓楼”是北京钟楼、鼓楼的合称,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赵雷歌里唱的就是这里,电车至今还在运行,和我们小时候一样。

1996年11月20日,北京鼓楼、钟楼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这条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北端就是钟鼓楼,南端是永定门。

鼓楼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楼内有25面大更鼓。

鼓楼的入口在北侧,看完正面全貌后需要绕到背后进入参观。钟鼓楼买联票合适,20块钱看两个古建。

一楼本来是有展览的,我去的时候可能是新旧展览的更替期吧,没开门,那就直接上楼看大鼓吧。

鼓楼的楼梯坡度可大了,看这样得有70°,一共69级台阶,上下楼要小心慢行。鼓楼这边楼梯中间隔着,有上下行方向,钟楼那边的楼梯窄,就没有分隔,就靠大家互相侧个身了。

鼓楼二层展示了二十五面更鼓,这些都是复制品,原来的基本都被毁了。这二十四面小鼓代表二十四节气,大鼓代表一年。大鼓高2.25米,直径1.4米,曾经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敲响过。

这里最特别的是柱子,看起来像是一组柱子绑在一起似的,看起来格外厚重和结实。这种做法有点类似拼合柱,核心目的就是增加柱子的直径,达到提高承重力的作用。

在展厅一侧有一面很破旧的更鼓,是清代原物,鼓面原本是一整张牛皮,据说是被八国联军划坏的,烧成这样也是当时侵略者的杰作。

这是铜刻漏,放在鼓楼上用于计时。史书记载:鼓楼旧名齐政楼。上置铜刻漏,置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刻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原物已无存,这是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与苏州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共同研究制作的复制品。

走出室外,可以在檐廊处走走,但不能环绕一圈,可能是为了安全考虑吧。

从这里望向南方,可以清楚看到北京的中轴线,远处那个高高的建筑是景山的万春亭。由于老城区的规划保护,这周边也没有建高楼大厦,很有老北京的感觉。

从鼓楼下来抬眼一看,钟楼近在眼前。

两楼之间笔直相连,这就是中轴线建筑群的布局要求,严格在一条线上。北京的中轴线虽然只有7.8公里长,但这已经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了,并且是从元代开始建设、明代定型后一直沿用至今的贯穿古今的中轴线。

钟楼和鼓楼呈现出的风貌完全不一样,一个敦厚、一个高挑,并且钟楼是全部用灰砖砌筑的砖石建筑,外表灰色,黑琉璃瓦,绿剪边。方位上同样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门前的这块御碑是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钟楼竣工时立。碑总高4.45米。碑额题为“御制碑文”,碑的正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记录的“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文为乾隆皇帝所撰,户部尚书、帝师梁诗正书写。碑阴《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由京兆尹薛笃弼撰文,常德陈方篆额,杭县许以栗书丹,刻于1925年。

钟楼共有二层,通高47.9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

仔细看看,钟楼的窗户都是石雕花窗,不是常见的木花窗。

一楼展厅是个小画展,这里的展览不是常设展,所以大家去的时候看到的展览都会不一样。

钟楼更高,所以钟楼的楼梯更加陡峭,此外还更窄,这里一共79级台阶。

钟楼内的报时铜钟铸于明永乐年间,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下沿直径3.4米,壁厚为0.12-0.245米,重63吨,被称为称“古钟之王”。

因为中间架设铜钟的缘故,钟楼二层是以架钟处为中心的围廊式布局,四周可以通过小券洞联通。

古人敲钟有严格的时辰安排,他们把每夜划为五更,即黄昏成时(19时至21时)日定更,人定亥时(21时至23时)日二更,夜半子时(23时至晨1时)日三更,鸡鸣丑时(晨1时至3时)日四更,平旦寅时(晨3时至5时)日五更,又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和亮更报时皆先击鼓,后撞钟;二至四更报时则只撞钟。每晚戌时定更,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

至于说敲钟鼓的方法,有的说是“紧十八、慢十八”这样敲三遍,也有的说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这样敲两边,总之是要凑够108下,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以及七十二侯(5日为一侯)。

钟楼望出去看的是鼓楼,看不到中轴线。

看完钟鼓楼可以往什刹海那边再逛逛,路上还有个宏恩观,里面有文创商店、邮局之类的休闲小店。

鼓楼附近区域是个很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多好吃的,是老城区中比较好逛的地方。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