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短程旅游好去处~~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
在清末民初的动乱年代,一些卖国商人开始大量盗取这里的佛首、浮雕,甚至于整尊独立造像,被倒卖流散海外。根据搜集整理,目前总共有102件响堂山石窟造像分别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等五个国家十多个博物馆中。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目前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北响堂石窟前,有一处“河溯第一古刹”,便是常乐寺,这座古刹始建于北齐,刚开始就叫石窟寺,到了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叫智力寺,一直到北宋的嘉祐年间(1056-1063年),才最终定下“常乐寺”的名字。可惜的是,1947年遭了一场祝融之灾,地面上的建筑基本都被毁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遗址上曾发掘出了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教造像,印证了常乐寺昔日辉煌。
响堂山石窟离高速路不远,留出时间,把南北响堂山石窟都看看,最好请上讲解员,听听介绍。整个石窟很多看点不亚于云冈、龙门石窟,但是,知道的游客不多,是个小众景点。响堂山石窟不仅是北齐石窟的最高艺术代表,同时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礼物!敬爱的周总理谈起北响堂石窟的遗存情况时也说:“耳闻其景,向往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