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梁氏宗祠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燕赵南大街东侧218号、“正定历史文化街”牌楼附近。创建于明代晚期,占地面积为672平方米。正定梁氏宗祠修建可能与梁梦龙及其父梁相有关,现存大门和建于明代晚期的祠堂。祠堂坐东朝西,面阔五间、进深七檩,采用单檐硬山顶,其中原供以梁氏先人牌位,现已改为他用。正定梁氏宗祠为梁氏家族历史上所建诸多建筑之幸存者,不仅是研究该家族的重要实物,也为正定古建筑发展序列增添了不同的建筑类别和文化内涵。
正定梁氏宗祠院内现尚存为梁梦龙而立的“青宫太保坊”石质残构件和“皇清诰授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梁公神道”碑一通。梁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正定的名门望族。据《梁氏族谱》载,梁氏原是山西蔚州之巨族,明洪武初年为避战乱徙至真定(今正定 )。至七世梁梦龙时,其家族大显。后世子嗣代出高官,尤其是梁梦龙的曾孙梁清宽、梁清远、梁清标兄弟,同为清朝显宦。梁清宽官至吏部侍郎、保和殿大学士,梁清远历任刑部主事、吏部侍中、光禄寺少卿、通政使司参议等职,梁清标历任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正定梁氏宗祠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中国式宗祠,宗祠,多被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宗族祖先的场所,是中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在中国传统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姓氏宗族文化。梁氏宗祠为梁氏家族历史上所建诸多建筑之幸存者,不仅是研究该家族的重要实物,也为正定古建筑发展序列增添了不同的建筑类别和文化内涵。
距离宗祠不远,即是开元寺,开元寺存有须弥塔又称砖塔、方塔。塔东有一古钟楼,钟楼一层被认定为唐代遗构,国内现存“三个半唐构”,钟楼即是半个唐构,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此外,正定县将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残碑移至开元寺内保存。该碑出土于城内府前街,其巨型赑屃碑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