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后迅速爆火出圈,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它讲述的是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的故事。其中一集中一件磁州窑瓷枕引得许多人心潮激荡,这方白釉珍珠地划花瓷枕的磁州窑就在今天河北磁州一带,枕面上有“家国永安”四个字,很多人在短剧结尾的一声声“家国永安”中潸然泪下。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路中段路北,是磁县人民政府为保护和传承磁州窑文化而建立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主题为《黑与白的艺术》,紧扣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艺术特征,分为四个部分:
一、黑与白的艺术:介绍磁州窑的整体艺术风格。
二、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展示磁州窑早期的白瓷、黑瓷和青瓷。
三、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这是陈列的核心部分,展示了磁州窑在宋金元时期的鼎盛状态,包括金代龙纹大盆、元代龙凤罐等精品。
四、余韵悠长——明清民国时期:展示磁州窑在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馆藏文物:
磁州窑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4000件,其中一级文物52件(套),二级文物96件(套),三级文物1899件(套)。馆内还设有瓷枕厅,展出了宋金元不同时期的瓷枕百余方,馆内展出的精品文物包括:
“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标志性的装饰技法。其烧制过程是在成型的瓷胚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黑色颜料绘制图案,最后施透明釉烧制而成《黑与白的艺术》曾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荣誉。
磁州窑几乎所有的装饰工艺,都是在白化妆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造而成的剔、划花,釉下黑绘,红绿彩尤为著名。它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综合艺术,开创了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磁州窑地处中原与草原文明交汇处,匠人将契丹的狩猎纹、女真的云鹤纹融入装饰,甚至吸收波斯青花的钴料技法,形成质朴、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其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全球化”的先驱。历史上,泰国国王曾将磁州窑窑工带回国传授技艺,朝鲜的“绘高丽”陶瓷制品也模仿了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风格,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影响深远
磁州窑不仅创造了用书法装饰瓷器,而且花草虫鱼、珍禽瑞兽、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剧人物等,皆可融入瓷器制造装饰中,器型如油灯、碗、盘子、枕头、玩具等更是涉猎普通人的生活当中,磁州窑紧扣时代脉搏,以市井百姓的视角创作瓷器,形成了一种与官窑截然不同的神采气质,是中国古代民窑的杰出代表。
在这个博物馆里我首次看到制作佛像的模型,填补了我的知识点。
行程规划:
1、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
2、磁州窑博物馆和北朝考古博物馆距离很近,第二天上午可以一起参观,根据酒店的位置决定先去那个博物馆;
3、下午去曹操安阳高陵和修定寺塔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