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上的千年佛国~~房山万佛堂与孔水洞秘境

  • 2025-07-01 19:22:00
  • 北京房山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是一处跨越隋唐至明清多个朝代的佛教文化遗产,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水洞是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初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洞内石壁上有隋代石经、隋唐摩崖造像、金大定题记,洞内现存隋代摩崖刻经(如《大般涅槃经》《观世音普门品》)及隋唐造像,金代题记。1982年曾出土唐代金龙等文物。万佛堂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由幽州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出资建造,初名“龙泉大历禅寺”。 辽金时期多次毁于战火,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建,现存建筑为明代无梁殿,券门石额刻“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 双塔包括辽代花塔(1070年):八角形,通高20米,塔身布满佛教故事浮雕,为北京现存最精美的花塔之一。元代龄公和尚舍利塔:七级密檐式砖塔,高约18米。

万佛堂(明代无梁殿)为砖石结构歇山顶,面阔三间(13.72米),进深一间(8.5米),门窗为汉白玉券雕(飞禽花卉纹)。殿内嵌《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唐代汉白玉浮雕),长23.8米,高2.47米,由31块石板拼成,展现释迦说法、万菩萨朝拜的宏大场景。孔水洞为喀斯特溶洞,洞口券石刻兽头、走龙,内有隋唐造像(一佛二菩萨等)及金代题记。双塔为辽代花塔,须弥座雕乐伎、力士,塔身假门假窗,上部密布佛龛,体现辽代佛教艺术巅峰。元代密檐塔简洁稳重,具典型元代风格。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中唐代浮雕瑰宝,《万菩萨法会图》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大型浮雕之一,艺术价值媲美敦煌壁画、龙门石刻。万佛堂花塔是全国仅存的14座花塔之一,被誉为现存花塔中最美的一座,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与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北京镇岗塔并称中国三大辽代花塔,雕刻精细度居首。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集隋唐石刻、辽塔、元塔、明殿于一体,是研究华北佛教艺术演变的“活化石”。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以唐代浮雕、辽代花塔为核心,融合多朝代建筑精华,是北京乃至全国罕见的佛教艺术集群。其历史跨度、艺术成就及宗教内涵,使其在同类遗产中占据顶级地位,堪称“京西佛教文化地标”。

直接导航万佛堂花塔就可以了,位于北京房山的河北镇万佛堂村。孔水洞内有两扇巨大石门,现为铁栅栏门,洞中有泉,水流较急,在铁栏杆外就可以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与孔水㓏一样,万佛堂也不对外开放,也是大门紧闭。不用专门前往,到房山游览,路过此地时,在外围顺道拍拍照,欣赏一下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还是值得的。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