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梁思成保护正定古城的功劳不可磨灭。他曾亲自到正定考察,今天正定9处“国保”都是他调查测绘过的。1944年他编写战争中要保护的古建筑文物目录,其中就包括正定的9处古建筑。提出要深入发掘正定的文化内涵,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一起发掘。正定的建设要做到形神兼备,古城保护工作要扎实做好。整个正定古城的文化保护要做成精品,期望正定在全国古城文化保护上起示范带头作用。
我60年来一直不断奔走在石家庄、正定之间,见证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的确是了不起的,正定每一个古建筑的维修保护我都参与过。
一、梁思成先生保护正定古城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正定这些古建筑的保护与梁思成先生的研究及他的血汗是分不开的,梁思成先生对正定古建筑的价值具有高度的评价。他在民国22年(1933年)专门到正定考察,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他在正定做了两个星期的详细考察,他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对每一座建筑都做了高度评价,现在我们看来的确是非常地精辟。他对阳和楼的评价是“就像北京的天安门”,而且“雄伟庄严超过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凯旋门”。他到了正定以后,那时候交通和生活上的困难是现在难以想象的。70年前,我刚到营造学社,梁思成先生向我讲述在正定考察过程中很生动、很有意义的故事。我这有一本书,是他当时的调查报告。这本书很有意思,其中有一章叫做“纪游”。他不仅说出了考古的发现、文物的发现,而且把当时的一些生活情况都记述下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情况,这一点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学习的。
梁思成先生在正定调查测绘时,条件很艰苦,晚上天气很凉,他用报纸加在被子之上,勉强度过寒夜。测量时,有时需要用手抹去平梁面上十几公分厚的灰尘。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寺庙是女子师范学校借用,梁思成先生一进去,后面来了一个老头在他肩膀上一拍问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来测量的。老头说不行,你们不懂规矩,这是女子师范学校,你们不能随便进来。梁思成先生耐心解释,说明来意,才进去了。后来才知道这老头就是女子师范的校长。看见他们果然是规规矩矩做研究工作的,就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来了。这本书记录了一些当时有趣的小事,正定可以整理出来,作为历史故事。
由于战争局势的变化,梁思成先生不得不返回北平,他后来又到正定进行第二次测绘,补充了一些东西,但可惜没有写出来。这些资料可能在清华大学,如果能找出来就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当时的照片现在都有变化了,有的已经没有了,这是很重要的资料。
梁思成先生非常热爱正定,做了很多工作,对古建筑的感情的确很深厚,对古建筑被破坏很痛心。他还有一个贡献是对赵县赵州桥的保护,他经过调查后推向世界,现在是世界第一。他对正定古建筑的评价,这本书上面都有,在我们全国,县一级里面如此多的国宝单位、重要古建筑是首屈一指的,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而且都是精华。所以正定古建筑的价值还要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认识。
我这里还要补充一下梁思成先生对正定古建筑的关心。在1944年,中美盟军要反攻敌占区进行轰炸的时候,他担任了国民政府的“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他编了一本在战争中要保护的古建筑文物目录,正定的9处古建筑(隆兴寺、花塔、县文庙、府文庙、开元寺钟楼、天宁寺塔、青塔、阳和楼等)都列入了名单。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梁思成先生又为解放军编写了一本在解放战争中注意保护的古建筑文物《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我参加了这一工作,记得当时梁思成先生特别交代把正定的9处古建筑也都列入了名单。现在正定城内的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梁思成先生当年调查测绘过的。
二、要深入发掘正定的文化内涵。刚才孙家正副主席讲得非常好。这个城市要形神兼备,形就是物质方面的,神就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城市的形象很重要,但这个城市没有精神就没有活力了。所以,正定将来的建设还要做到形神兼备,不仅把古建筑保护好,还要增进精神、文化的内涵。要深入发掘正定的文化内涵,把物质和精神共同发掘出来,这样就更完整了。
另外,文物古迹也是有形有神的。每一个古建筑不仅有它的艺术特征,而且有它的精神。梁思成先生把古建筑谱成音乐,每一个古建筑都有音乐,都有音律,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我建议在古建筑的研究上还要充分发掘和显示它的文化内涵。我想古建筑本身也是形神兼备,要研究它的结构、形制、工艺技术,还要研究它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佛教文化的内涵要进行深入地研究,要发掘。
三、扎实做好古城保护工作。对古城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我们不要急,要扎扎实实、稳扎稳打。整个正定古城的文化保护要做成精品,将来在全国古城文化保护上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这次论坛组织这么多专家一起来研讨古城文化保护和发展,一定能够把专家的演讲作为可以借鉴的成果,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成为全国有特色的城市。
最后我还想谈谈各级人民政协在保护文物方面的重要贡献。此次由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发起召开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孙家正副主席亲自到会场并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人民政协保护文物有悠久的传统,梁思成先生就是第一届全国政协的委员,国家文物局的第一任局长郑振铎也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60多年来,全国的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如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公约以及具体的保护、考察、申报等等,各级人民政协都做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这方面政协有很大的优势。希望各级人民政协还要紧抓此一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贡献,“继续领风骚”。
(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