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位于故宫内廷中路,是内廷后三宫之首。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明清两代曾多次被焚毁后重建。
乾清宫面阔 9 间,进深 5 间,高 20 米,重檐庑殿顶。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帝的长寿、公正。
乾清宫在历史上是皇帝的主要寝宫,自明代至清初,多位皇帝在此居住和处理政务。皇帝在此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等。
乾清宫的内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殿内正中设有宝座,宝座上方悬挂着“正大光明”匾。这块匾背后曾藏有决定皇位继承的建储匣。
同时,乾清宫也是举行一些重要典礼和节庆活动的场所。比如,皇帝的万寿节、元旦、冬至等节日,都会在此接受群臣的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