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影人生:刘佳文与皮影的匠心传承

  • 2025-05-12 08:48:00
  • 河北文化旅游

中国皮影,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皮影(唐山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2005年,皮影被选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佳文,1941年4月生,河北省乐亭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唐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开始学习皮影雕刻,1973年至1989年,在乐亭县皮影剧团从事美工、布景绘制和皮影雕刻等工作。

刘文杰设计并雕刻的皮影作品人物造型别致新颖,雕刻刀法细腻、娴熟,纹理清晰,推、拉、转、顺、逆、迟、急等动作栩栩如生。主要代表作品有《红嫂》、《海岛女民兵》、《杜鹃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洞庭湖》、《白蛇传》等。先后培养了刘正新、陶作宝、吴志群、周少文、潘玉刚等二十余名学员。

刘佳文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是乐亭皮影雕刻艺术第四代传人,自幼年便喜爱画画,在工艺美术领域颇有造诣。四十多年来,刘佳文大师为乐亭皮影的复兴,及乐亭皮影剧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佳文多次受邀代表唐山、乐亭皮影界出席全国各地皮影、木偶交流会;先后有法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乐亭考查研究乐亭皮影,对乐亭皮影艺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来乐亭录制节目并播放;乐亭皮影团并受到了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的邀请出国演出;多个国际友人、台湾同胞、专家、学者、收藏家专访和求购影人。

2023年,刘佳文与艾斯文创合作,一方面能够复刻经典,施行一条挖掘、整理、改革、创新之路,推动皮影艺术“活化”,让社会大众深刻感受皮影当代魅力;另一方面可延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推陈出新,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让恢弘灿烂的皮影艺术逐渐焕发往日光彩。

刘佳文推动的“皮影进校园”计划已覆盖乐亭县30余所中小学。他编纂的《乐亭皮影》教材中,孩子们用激光雕刻机制作简易影人,用平板电脑设计动态剧情。

他的工作室墙上挂着郭沫若的题字:“大钊故乡乐亭影,唱腔优美,词句丰富。”在他看来,皮影戏的根在乡音里,在孩童的嬉闹中,在每一道刻刀与驴皮相触的瞬间。 夜幕降临,乐亭县皮影剧团后台,一盏煤油灯照亮白色幕布。刘佳文轻轻拨动影人关节,幕布上,关云长横刀立马,刀光剑影间,千年时光在驴皮上流转。这方寸影窗,承载着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也孕育着传统艺术的当代基因。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