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条游艇航线年底开通!就在——

  • 2025-04-10 15:21:00
  • 北京晚报

上个月,坝河的首个母港——颐堤港湾码头落成。今年底,将有游艇从这里启程,一路行驶15公里抵达城市副中心,这也将是首都北京第一次开通游艇航线。

变化不止于此。去年秋,坝河(颐堤港至郎园段)滨水空间亮相,告别了泥沙淤积、设施陈旧,水里岸上都有了好风景。

治理后的坝河,水岸清明,夜晚灯光璀璨

变迁

漕运古道将开游艇航线

坝河西起东直门,终点入温榆河,全长21.7公里北小河、亮马河都是它的支流。元代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曾在坝河上建阜通七坝,使之成为漕粮自通州运至元大都的航道。坝河采用逐坝卸粮、换船倒搬的漕运方式,每到一坝,船夫们便将粮卸下船,由脚夫肩扛车载运到下一坝的船上。

坝河流域因漕运而兴。后来,其主要功能转为灌溉、行洪,直到现在,朝阳区1/3面积的雨水都会汇入坝河。随着河流启动治理,昔日的漕运要道将重新开通航线,而且是游艇航线!

近日,颐堤港商场的东南侧,清澈的河水缓缓东流,两岸桃花盛开,一派春日迟迟的美好。

脚下的颐堤港湾码头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这里就是坝河建成的第一个母港,也是游艇航线的西起点。码头区域包括4000平方米的水面,未来,游船和游艇将在这里停靠。

别看才刚落成,颐堤港湾码头已经有了“网红”潜质。这里拥有80米长的钢结构弧形栈道,线条流畅、造型独特;300平方米的挑空观景平台视野开阔,游客可以尽情俯瞰坝河的秀丽风光;亲水长堤达百米,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

颐堤港码头几乎与周边的绿地、商圈融为一体。码头具备了生态、旅游、消费、文化等多元功能,今后大家在这里可以观景、坐船,还可以看演出。

根据规划,坝河游艇航线全长约15公里,市民游客可从颐堤港湾码头登上游艇,一路畅游至城市副中心的北运河。坝河沿线将建设4处母港,用于船舶停靠、维修及其他后勤保障,此外还将根据实际建设运营情况,设置若干个停泊码头。

设计

滨水空间有了“油画风景”

颐堤港湾码头是坝河(颐堤港至郎园段)滨水空间的最后一块拼图。

去年,坝河滨水空间启动治理,西起颐堤港,东到郎园Station,总建设面积约21.6公顷。这是一片水绿交融的带状滨水空间,其中,郁郁葱葱的花木有14.6公顷,盈盈流淌的水域有7公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舒斌龙全程参与了坝河滨水空间的方案设计,他的微信朋友圈置顶了一组治理前后的照片。治理前,堤顶路面人车混行,还有好几段被围墙割裂,步道存在几处断点;治理后,通过拆除围墙、堤线后撤和局部腾退,岸线被打开了,整个水畔空间疏朗、通透又安全,如同一个城市会客厅。

借鉴亮马河的治理经验,坝河也实现了建筑-交通-绿化-水体的无缝衔接。但与亮马河不同的是,坝河的尺度更大,部分河段流经城乡结合部,因此治理方式更强调原生态、大尺度和低干扰,要最大程度保护生态本底。

如今,从颐堤港沿河步行至郎园Station,会明显感受到风格的变化——上游商业繁华,花木都是精心雕琢过的;下游则更加静谧,以大片起伏的草地和树林为主,河里的野鸭子成群结队。

为了让坝河如同油画一样美,在确定方案时,朝阳区邀请了油画家、摄影家,请他们从艺术的角度提建议。在艺术家们的建议下,示范段上游种了很多株山桃、碧桃,初春时节犹如粉雾浮动;下游栽了许多水杉、金叶水蜡,秋天会有极浓郁的色彩。

此外,历史文脉也融入了滨水景观。河畔新建了“酒香韵浓”雕塑,用巧思设计出发光文化墙,展示坝河800余年的历史文化。

桥梁、挑台等景观建筑主打轻盈灵动。就拿3座新建、改建的跨河桥来说,它们分别名为律动、悬月、皓月,造型各有不同,但都时尚漂亮。

随手拍就能出美图,去年秋天,坝河在社交平台上爆火。“北京新地标”“坝河赢麻了……年轻人对它不吝赞美之词。

惠民

河畔居民区融入水景

坝河治理时,居然顺带手把附近居民区——上东郡小区的绿化做了。这里头有个曲折的小故事。

上东郡小区就在坝河的右岸。居民区和河流之间是一大片代征绿地,本应由开发商完成建设后,移交给绿化部门。可好多年过去了,绿化没搞完,移交手续也没办成,景观乱糟糟的,哪怕下一场小雨,地上都泥泞难行。

去年看到坝河开始治理,上东郡小区的居民坐不住了,纷纷给12345打电话:“当初承诺的绿地什么时候建?等坝河治理完,我们家门口的绿地更没盼儿了!”

如果按传统思维,这两件事没什么关系,就连主责部门也差得很远,但朝阳区却认认真真把这事儿上了好几次会。治河的初衷本来就是要满足市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如果能在治河的时候,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并解决掉,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经过多部门通力协作,上东郡小区北侧绿地的提升治理,被纳入了此次滨水空间的建设范围,同步设计和实施。十几年没解决的难题,随着坝河的治理迎刃而解。最这,处滨河花园,高大的杨树洒下浓荫,林间多了开花的小乔木。清澈的河水被水泵提升到花园里,形成湖泊、溪流等丰富的微景观。河水在流动中形成自然叠水,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最后再回流进坝河。

花园修好了,居民们特别高兴。小区住户围成一圈,一个劲儿夸这个滨河花园。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坝河治理的各项工作中。比如,坝河的栏杆扶手两面都向下倾斜13度,这个角度不仅让人倚上去舒服,还可以慵懒地趴上去。河边的座椅靠背呈45度角,市民倚靠时可以保持自然的弧度,在赏景的同时散去一身疲惫。

在治理中,朝阳区新改建3座人行跨河桥连通两岸,打通驼房营桥下慢行路断点,连接商圈、小区、公园绿地慢行路网,将沿河机动车道变为慢行路,还建设了4.6公里的滨水骑行林荫道。

商机

“北京太古坊”呼之欲出

古往今来,河湖水畔总是最繁华的地方。历史上,坝河通漕为周边带来了大量常住人口,东坝、驼房营、西坝河、楼梓庄等规模较大的村落乡镇,也都是漕运时代形成的。

如今,坝河也将给城市商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朝阳区将推动“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带建设,“两河”指的是亮马河、坝河,“一带”是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坝河连接着颐堤港、郎园Station、798艺术区。未来它将与亮马河相连,通过一脉碧水牵起燕莎、蓝色港湾、三里屯等知名商圈。把滨水景观治理工程与商业、文化、旅游、民生等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营造出文旅商新场景,坝河的商业潜力不可限量。

如今,滨水空间落成不久,就已经看出了可喜的变化。

在郎园Station,商家敏锐地发现了坝河的宝贵价值,邻水的咖啡馆设置了悬挑平台。顾客喝咖啡时,面向的是清澈的河水和葱茏的绿地。“营业额相比于去年同时期上涨了10%。”咖啡店主理人介绍。

坝河滨水空间提升后,临河区域成为园区最具活力的地方,客流量攀升了不少。从前,园区的东北角非常冷清,空间很难招租,最近,来寻租的客户翻了好几倍,有运动、餐饮、咖啡、酒吧等多种业态,他们看中的就是水清岸绿的河景。

去年秋天,桨板、皮划艇等潮流水上运动也在坝河试水了。“当时天气有些冷了,所以我们没做任何宣传,只是想试营业几天,看看大家的反响。”朝阳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没想到头一天的营业额就超出预期,“很多遛弯的人看到这里有水上运动特别惊喜,直接就报名了。”

更大的改变还在路上。颐堤港商场启动了二期扩建,落成后将启用全新的项目名称——“北京太古坊”。该项目将新拓展的零售区域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与现运营中的颐堤港购物中心形成一体,从而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都市绿洲”,这也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

来源 | 北京晚报   朱松梅 

图片 | 李   冬   王   飞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