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网报道】2025年清明节假期,北京市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文旅市场消费双增长。全市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花费1198.7元/人次,同比增长3.0%。接待入境游客6.9万人次,同比增长45.6%;实现国际旅游花费7.4亿元,同比增长46.2%。
历史文化场所受青睐
清明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626家文旅场所累计游客接待总量1338.5万人次,同比增长9.4%;累计营业总收入42166.6万元,同比增长7.2%。
其中,历史文化场所接待36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439.4万元。城市公园接待38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15.0万元。商业街区接待331.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6606.0万元。自然山水场所接待54.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246.8万元。产业融合场所接待13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86.2万元。文体娱乐场所接待67.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973.1万元。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王府井、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天安门地区、西单、什刹海风景区、南锣鼓巷、颐和园、天坛公园、前门大街、玉渊潭公园。
877场演出吸引观众约24.9万人次
清明节假期,全市150个演出场所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225台877场,预计观众约24.9万人次,预计票房约1.0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4月4日-6日,清明节假期3天),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预计分别增长约50%、55%、46%。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型演出举办活跃。国家体育场、华熙LIVE·五棵松分别演出张惠妹ASMR MAXXX(超级沉浸体验)演唱会、潘玮柏“狂爱2.0”演唱会,东郊森林公园举办WONDERLAND万惠绮慕(北京)户外大型电子音乐派对。二是院团佳作密集登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分别在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话剧《永定门里》《我可怜的马拉特》,中央芭蕾舞团在天桥剧场演绎芭蕾舞剧《吉赛尔》,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在南锣剧场带来儿童剧《甲骨文学校2 汉墓里的秘密》,北京杂技团在万胜剧场上演跨界创排的音乐剧《扶摇直上》。三是展演活动精品迭出。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假期启幕,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接连带来《维也纳交响乐团音乐会》《“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长城>京津冀联合交响乐团音乐会》三场演出;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北京京剧院学员学习成果汇报展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画龙点睛》《苏武牧羊》等国粹;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假期三天在梅兰芳大剧院大剧场陆续上演《焚香记》《长生殿》《金印记》等昆曲剧目。
清明假期,全市举办大型活动15场,共接待7.6万人次。张惠妹ASMR演唱会接待游客4.5万人次。潘玮柏狂爱2.0演唱会接待游客1.0万人次。第二十二届IJOY北京国际动漫游戏狂欢节接待游客0.4万人次,华夏家博会接待游客0.3万人次,梦次元动漫游戏嘉年华M31接待游客0.3万人次,北京城市文化服装展接待游客0.2万人次,万惠绮慕北京春季户外大型电音派对接待游客0.4万人次。海淀马拉松系列赛暨2025中国田径协会10km精英赛接待游客0.5万人次。
清明节假期,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80项、421场,累计参与人次29万。与2024年相比,项数增长1.3%,场次增长1.8%,累计参与人次增长1.1%。
赏花、踏青、观影享受春日美好
清明节期间,恰逢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举办,市文化和旅游局特意推出“前门大栅栏·中国电影寻根游”“影都怀柔·拍摄场景文化游”等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同时,还以“赏春花、看世遗、品文化”为主题,以北京中轴线、长城等世界遗产为核心点位,推出包括天坛公园、北京园博园在内的“北京春日10大赏花胜景地”。这些场所受到市民游客热捧,大家或结伴或全家出行,在此赏花、踏青、观影、消费,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假期。
文旅北京
,赞1574
严格检查保障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稳定
清明假期三天,市区文化执法部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847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513家次,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均现场责令改正。
推荐阅读:
- 太美了!春风拂古刹,清明踏青赏花正当时!
- 泛舟花溪、十二瓣丁香,还有手植丁香纪念卡100张免费送——
- 🥰🥰🥰免费送门票!藏在山中的千年古刹,1100余株丁香即将花开成瀑!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文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