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是北京之源:70万年历史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以“北京人发祥地”著称;1400多年的佛教圣地云居寺,被誉为“石经长城”;十渡景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峰林峰丛峡谷。山、水、洞、寺共同构成了北京根祖,不断代的历史画卷。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北京市的七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祥地。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6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年前的“新洞人”、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序厅正面为龙骨山立体模型,展柜中摆放着周口店地区从4亿年前到1亿年前的各种岩石标本,反映了该炮区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自驾车路线:G4京港澳高速阎村出口出(或西六环上G5京昆高速京周路出口出)—京周路—周口村—周口店遗址;
云居寺
云居寺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 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
云居寺的最绝之处是存有一万多块石刻佛经。众所周知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第一武第二武以后就开始有人想办法了,为了避免佛经被焚毁,隋朝大业初年,僧人静琬寻遍名山大川最终选择清幽的白带山(因山环白云而得名,现名石经山)为篆经藏宝之地。篆刻经文在石板上,这一刻就是上千年。从隋开始,历经唐、辽、金、元、明,绵延1039年,篆经14278块。如今,这些石经静静地躺在石经山的藏经洞和云居寺的地宫里。
云居寺分上寺下寺,上寺由九个藏经洞和最初的殿宇僧舍组成,位于海拔450米的石经山上。后寺庙毁,只剩遗址和藏经洞。
公交线路:天桥乘917 路公共汽车十渡支线云居寺站下车;
自驾车:由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琉璃河-岳李路-房易庄-云居寺路-云居寺
京石高速房山出口至房山-京周路-周口店-房易路-云居寺路-云居寺
十渡风景区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与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相邻,是国家4A 级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十渡风景区是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全程约20 公里。由于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一共有10 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
十渡风景区景是北京市最大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东起一渡村,西至大沙地,北到三清洞,南至高粱山。东西长约40 公里,南北最宽处25 公里。在北京西南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山清水秀的十渡风景名胜区。
十渡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景区内有古城址、古炮台、古建筑、古地道、摩崖造等,具有珍贵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景区内还有平西抗日纪念碑、纪念馆和烈士墓地等革命纪念地。其中平西烈士陵园先后被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乘车路线:天桥(或六里桥)乘836路十渡线可到;
自驾车路线:G4京港澳高速琉璃河出口出—琉璃河—韩村河—云居寺路—十渡;或G4京港澳高速阎村出口出—京周路—G5京昆高速(或西六环上G5京昆高速)房易路出口出—张坊—十渡;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953.95平方公里,由房山与河北省涞水县、涞源县联合创建,于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是全球第一个首都城市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分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圣莲山观光体验区、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区、野三坡综合旅游区、白石山休闲观光区8大园区。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占地面积91.65亩,馆内设有地史演化厅、八大园区厅、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展厅、实物标本厅等共6大展厅。同时还特别设置了4D影院和报告厅、科研科普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