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黄寺博物馆

  • 2024-09-20 19:39:00
  • 北京旅游指南攻略

西黄寺位于北京德胜门外至安定门外,为清代重要皇家寺院。西黄寺始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是在辽萧太后燕京行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清顺治帝敕令,将毗邻西黄寺东侧的普静禅林同时改建。由于二寺毗连,又同为藏传佛教寺院,故当时人们习惯称普静禅林为东黄寺。

顺治九年正月(1652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接受顺治皇帝邀请,启程朝觐,年末抵达北京,为褒奖五世达赖喇嘛的爱国行动,清政府特拨白银九万两修缮西黄寺,供五世达赖喇嘛在京驻锡之用(驻锡,意思是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址为驻锡)。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六世班禅在寺中圆寂,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高宗建清净化域之塔以纪念六世班禅,故又称“班禅塔”。

在清王朝,西黄寺遂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觐的驻锡地,也接待过一批批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朝贡的使臣和藏传佛教界一些领袖人物及著名的高僧大德。

西黄寺的主体建筑包括两部分,即汇宗梵宇和清净化城塔院。

如今的西黄寺其实只是历史中西黄寺的一部分:清净化城塔院;而汇宗梵宇历经战乱,已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荡然无存。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俗称“ 班禅塔 ”,是整个西黄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建成。清净化城塔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在西黄寺圆寂的六世班禅而修建的金刚宝座式样衣冠塔。

清净化城塔目前保存完好,整个建筑是汉、藏及印度佛教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种三位一体、融汇诸家艺术风格的建筑,是我国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杰作,也是藏传佛教在北京传播的重要见证,更是边疆民族同中原民族亲密凝聚的象征。

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塔前牌楼、护塔兽、塔身、塔后牌楼组成。

牌楼呈屋宇式建筑形式,全部以汉白玉石建成,前后牌楼内外两侧均有乾隆御笔楹联,并雕有梵文兰扎体六字真言和精美的“八瑞相”图案(右旋海螺、吉祥结、宝伞、法轮、胜利幢、双金鱼、宝瓶、莲花)。门上浮雕上有“二龙戏珠”图,下有“二凤腾云”图,寓意“龙凤呈祥”。

清净化城塔名称由来

所谓“ 清净化城 ”为佛教术语。佛经《俱舍论》言:“ 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 ”。《探玄记》则说:“ 三业(身、语、意)无过为清净”。而密宗则以无贪等垢、具一切无垢光明为清净。“化城”,根据佛教的观点,是佛为化导众生成佛而变化的城池。

佛教认为,成佛的道路艰难遥远,佛恐众生力不能支,故于途中变化城池以供止息。因此,“清净化城”意即远离一切烦恼、尘垢、罪恶等,不染尘俗,能接引众生成佛的场所。

清净化城塔形制由来

清净化城塔是仿印度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式样而设立的金刚宝座塔,即在一块方形的高台之上建立起五座方、圆形密檐塔,中间一座大塔为主塔,四角有四座小塔。在宗教含义中,这五座塔代表金刚界五部佛主,中间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閟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

塔身宝瓶之上为塔刹部分,塔刹以圆形十三相轮造型,意为法轮,底大上小,层层上拱,直冲塔顶。最上塔尖部分则以溜金铜顶莲花装饰。其上为上小下大的两个珠状物,如两朵尚未开放的花苞,称为宝莲。东西两侧的下垂部分为莲叶垂带造型,象征佛法清净无染。

塔阶之上是宝瓶部分,也称塔瓶。宝瓶正中雕有三尊佛像,四周雕有巨大的“ 八大菩萨”立像,自西向东依次为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和普贤菩萨。

清净化城塔须弥座之上是塔阶部分,由巨大的汉白玉石条垒砌而成,整体上分作依次略收改缩的四阶层。在东西南北四面四层共三十二尊全跏跌坐于莲坐上的佛像。(因角度限制,东西侧效果较差)

塔须弥座的八面各雕有一幅佛陀传记故事图,是整座佛塔雕刻的精华部分,画面人物、动物、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连成一气,形象地反映出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一生的重要活动,是我国建筑家创造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所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完美而精湛的雕刻艺术品。

可惜不能登塔参观,在外围能看到的十分有限

第一幅为“ 佛母成孕 ”图。此图有两组画面,左侧菩提树旁一只白象身驮莲花宝座之上的佛陀形象踏云而来;右侧皇宫内佛母端坐楼上,身旁及楼下有仆人活动。此图描绘的是佛祖入孕情景。相传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梵王王后摩耶夫人 45 岁时在一天夜里梦见一只白象驮一英俊少年入其腹中,遂有身孕,是为后来的佛祖。

第八幅为“ 涅槃示寂 ”图。由两组雕刻组成,右侧为释迦卧于床上形象,众弟子围侍;左侧为释迦示寂后金棺、佛的形象,众弟子作悲痛状。相传释迦示寂前在末罗国阿夷罗跋提河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娑罗双树间为众弟子最后讲说遗教经后圆寂,从此,拘尸那迦罗城作为佛陀涅槃处,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清净化城塔须弥座正座呈八角形,每角各有一位力士造型,其身体呈半蹲姿势,双手向上托举,形象生动,充满立体感。

力士在藏传佛教中属于“ 六灵捧座 ”之一,佛经上说,捧举诸佛宝座的有六种灵物雕像,称为“捧座”即雄狮、大象、宝马、孔雀、共命鸟、力士。

塔四角各有一座八角形经幢式塔,高9米,各分五层,每层供有八座佛像,塔四周都雕刻有阴文经咒分别为《楞严大哈达喇呢咒》《般若波罗密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哈达喇呢神章妙句》《佛说药师如来本原经》。

塔前左右有石犼(hǒu)一对。犼,俗称为朝天吼,传说为龙的九个儿子之一,有守望习惯。据《偃曝馀谈》记载,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犼溺着体即腐。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狮”,常立于华表和房顶。

除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外,北京尚有三座金刚宝座塔型制的佛塔,分别是:真觉寺金刚宝座塔、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玉泉山妙高塔。

1226 年成吉思汗攻占西夏,纳并凉州。1235 年窝阔台大汗出兵南宋,其皇子阔端率军由陕入川,次年攻占成都,并于1237年受令驻扎凉州。1242年在凉州设西凉府,阔端被封西凉王,获原西夏辖地及今甘肃、青海大部分地区领地。阔端镇守西北疆土,以便于蒙古军从西路进入吐蕃、大理,迂回进攻南宋,最终实现大一统的军事战略。

慎选代表 迎请萨班

阔端决定选择一位具有代表资格的西藏高僧前往凉州与自己会谈。1244年,阔端派部将多达那波带着邀请诏书和丰厚礼品,深入后藏萨迦寺,迎请精通五明、颇具影响力的萨迦班智达。

在蒙古一统天下之时,西藏各方固守领地、各自为政,无法有效防御蒙古军。为了西藏和平安宁、众生利益、弘扬佛法,萨班决定前往凉州。在安顿好教内事务后,1244年,63岁高龄的萨班,不顾体衰年迈、路途远险,以“利益佛法及众生,尤为利益所有操蕃语之众”之心志,毅然携侄(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及随从僧众前往凉州。

1247年8月,西藏和蒙古之间关乎战争与和平的会谈在凉州幻化寺举行。阔端提出以维吾尔人首领归附蒙古的条件作为参考,萨班同意。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西藏的隶属关系及户口登记、征收赋税、地方官吏等问题上最终达成和平协议。

会谈之后,萨班向西藏各地僧俗首领、亲友弟子写信说明,史称《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绝大多数僧俗首领认可萨班的劝导,接受凉州会谈的条件。

图片

凉州会谈之后,萨班驻锡幻化寺,弘传佛法,著书立说。于1251年圆寂,传位17岁的八思巴,使之继任萨迦派新教主。

皈依藏传佛教的阔端为萨班举行盛大悼念活动,并在幻化寺旁建造一座

高十六寻(约35.28米)的灵骨塔。此后幻化寺更名白塔寺,成为元代凉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塔未建完,阔端同年亦卒,时年46岁。

萨班和阔端以祖国和平统一大局为重,促成凉州会谈,功载史册,永为铭记。

六世班禅生平简介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教领袖之一。他的一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来侵略,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悉心教导八世达赖,支持清廷拟定的《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弘扬藏传佛教,维护中央政府权威,拒绝东印度公司代表无理要求。1780年,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亲临承德、北京朝觐,成为他一生爱国行迹的光辉顶峰,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写下了闪亮的一章。在京期间不幸染上天花,圆寂于西黄寺。

六世班禅唐卡 局部

六世班禅圆寂后,因内部有人垂涎清廷供奉给六世班禅的宝物,勾结廓尔喀兵入侵西藏抢劫。

1788年到1792年间,廓尔喀兵分别两次入侵西藏,导致扎什伦布寺惨遭廓尔喀军洗劫,连册封六世班禅的金册也被抢走。乾隆皇帝决定大举出兵,派大将福康安攻入廓尔喀腹地,令其彻底臣服,不敢复萌故志。

1792年9月23日,廓尔喀请求投降清朝。福康安为整饬西藏吏制,奏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立了此后100余年间西藏的政治、军事、赋税等制度,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和职责更加明确和规范。

金瓶掣签制度

1793年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活佛转世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一九条),明确规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须由金瓶掣签认定,活佛进行分级管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的颁行,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金瓶通体以莲瓣纹、如意头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象牙签五支,供寻找活佛和转世灵童时用。共两只,一只贮北京雍和宫,一只存拉萨大昭寺,同为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制。图中为拉萨大昭寺金瓶与象牙签。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