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北响堂山石窟

  • 2024-09-20 19:22:00
  • 邯郸文旅

响堂山石窟早闻其名,因缘份未到,一直没能成行。近日,微信上看到北响堂山石窟正在举办摄影比赛,还增加了夜景,这勾起了我的兴趣,感觉灯光下的石窟应该另有一番魅力。

周六下午临近傍晚,与影友一同驱车前往北响堂山石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了北响堂山石窟风景区。因景区正在举办摄影比赛,执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证的影友免门票。景区内,各个区域划分合理,设施完善,非常适合游玩。上山路上,游人如织,可见其知名度之高。从山门到常乐寺遗址,这一段地势较平缓,从常乐寺遗址再往上,就是较陡的上山步游道。走到这里,天已渐黑,路灯都亮了起来。这一段路走得辛苦,还好路边都有坐椅,走走停停,花了近一个小时才走到石窟的位置。凭栏回望山下,一片灯火辉煌,山风吹拂,心旷神怡。因时间紧,加之不了解石窟具体分布,匆忙中,只拍摄了一个石窟——释迦洞。回来才知道,最为华丽宏大的大佛洞,才是北响堂山石窟的精华,没有拍到,实在遗憾,下次弥补吧。释迦洞里,灯光映照,显得金壁辉煌。中间三尊佛菩萨雕像头部完整,其它雕像的头和手均被盗走,看了让人心情沉重。

穿越千年,遇见响堂。佛像前,不时有游人顶礼膜拜,我想,即便他们不信佛教,但因此行亲近了佛菩萨,种下了佛种,也算不虚此行。

北响堂山石窟简介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西南鼓山之上,分为北响堂、南响堂、小响堂(俗称水浴寺)三处。现存大小石窟30余座,佛像5000余座。响堂山石窟始凿于东魏晚期,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代,其后,隋、唐、宋、明、清及民国均有修补和续凿,形成现代的规模;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朝晚期北齐一代的佛教造像艺术,被学术界誉为“北齐模式”。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为河北省首批九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四星级森林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西侧山腹间,最早开凿于东魏末至北齐。《资治通鉴》载:“东魏武定五年甲申……虚葬齐献武王(高欢)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武安的笔误)鼓山石窟寺之旁为穴,納其柩而塞之。”到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算夺东魏政权,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洋即文宣帝。高洋在位的十年间,对北响堂山石窟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其目的有三,一是高洋好佛,便于礼佛。二是将石窟寺做为巡幸离宫。《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载:“文宣帝自邺都诣晋阳,往来山下,故起离宫,以备巡幸。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因建此寺。三是将石窟作为北齐帝的陵寝。因高欢已秘葬于此,高洋开三石室,意在将其兄高澄和自己与其父一同秘葬于此,其窟的形制就是佛塔式的“塔形窟龛”。这种将帝陵与石窟相融合的建筑,在中国还是首例。

宋塔,又名常乐寺塔、白塔,与南响堂的红塔遥相辉映。古塔为八角九级可登临楼阁式砖塔,最上面两层外墙已损毁脱落,残高33.24米,由青砖砌成。塔身七层外墙嵌碑记载宋“皇祐六年重修(1049-1054年)”,与现存砖塔建筑形制和风格一致,应为宋代建筑。其中一、三、五、七层为仿木斗拱形式,二、四、六层以莲瓣承托式结构。虽然第八、九层塔檐损毁,无法辨识,但宋塔历经千年依然巍峨挺立,实属不易,与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的常乐古寺一同见证着历史的兴衰。

常乐寺遗址位于鼓山脚下,与响堂石窟遥望,遗址现存占地面积11530平方米。现存常乐寺内金正隆四年石碑《重修三世佛殿记》记载“……文宣常自邺都诣晋阳,往来山下,故起离宫,以备巡幸,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因建寺,初名石窟,后至天统间改智力,宋嘉祐复更为常乐寺……”,康熙版、乾隆版、民国版《武安县志》收入此碑碑文,乾隆版、民国版县志在寺观中记载“常乐寺在鼓山之麓,北齐高洋建,初名石窟寺,天统间改名智力寺,宋嘉祐中更为常乐寺,金皇统间重修,邑人胡礪有碑记”,说明石窟与寺庙为同期建造。

释迦洞,又称中洞、中堂,凿于北齐。中心方柱塔庙窟,分前后室,窟外木檐四柱三开间,深7.1米,宽7.8米,窟门两侧束莲柱下为大狮子,窟门雕刻变体龙纹、缠枝纹、联珠纹,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窟门上飞天飘带飞扬,韵味灵动。窟外呈响堂山式“覆钵塔形”,窟内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中心柱大龛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外两侧壁画,拱门左右雕二巨型菩萨,次间大龛内雕天人。

响堂山作为北齐皇室开凿的大窟,体现当时佛教造像风格的变化。响堂山最早开凿的大佛洞,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之前,却与同时期(或稍前)的诸多造像格调异趣。这时期的佛像,表现出北齐民族的强健和豪迈,形体敦厚结实,面稍丰满,高鼻长目。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于圆形莲座上,衣纹疏宕,成不规则阶梯状布于全身,下摆铺于座面。菩萨的的体态也是浑圆敦实,其造型给人一种厚重之感。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