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容器,是城市美好生活的载体。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拥有着无数的文化瑰宝。而北京的非遗博物馆,便是其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宛如一座座时光宝库,珍藏着那些即将被遗忘的非遗技艺与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些非遗博物馆,一睹传世精品的惊艳之美。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隶属于文化和旅游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开展工艺美术精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实物的征集收藏、项目的保护研究和展览展示展演、数字化建设、文创产品研发、社教服务和培训以及国际交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馆建筑设计构思借鉴了故宫太和殿的尺度比例,纵横均为对称结构。立面呈三段式,由下至上分为石材层、通透平台层和凌空多宝阁,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和谐平衡的“三才”理念。外立面褐铜色金属格栅结构提炼自传统建筑中花窗纹案和博古架的形式,有机融和了传统图案要素与现代建筑构架,使得整体建筑庄重周正中又充满灵动通透的审美气质。
馆内涵盖众多工艺美术门类,主要有玉雕、石雕、竹、木雕、牙角骨雕、织染绣、陶瓷、漆器漆艺、金属工艺、玻璃、唐卡及民族民间(综合)十一个门类,以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为主,其中1895件套为工艺美术精珍。特别是《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四海腾欢》4件大型翡翠艺术珍品,体量之大,材质之佳,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堪称国宝级的稀世珍宝,1989年,国务院颁发嘉奖令对创作集体给予嘉奖。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及非遗主题特色展览,推出网络云展厅,征集工艺美术精品及非遗相关实物,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承担重要外事接待任务。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不断探索和把握办馆规律,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人才机制,构建馆藏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到学术强馆,推进科技兴馆,充分发挥国家级场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 16 号
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于 2021 年 12 月 12 日正式开放,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大国工匠刘更生担任馆长。
这座位于北京南中轴线东侧永定门城楼附近的博物馆,是金隅集团全力打造的南中轴线文化新地标和北京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其面积达 1000 平米,通过多媒体展项创意与简易艺术装置创作等形式,引入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全面展示了龙顺成 160 多年来辉煌的发展历程。
“龙顺成”原名为龙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 年),是享誉京城的百年老字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所有的硬木家具生产厂家合并,在结合北方明清家具各流派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京作”宫廷家具特色,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
馆内展览全面呈现了明清高端硬木家具和为重要历史事件定制的大国器物,并完整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从清代帝王朝服大柜,到独具匠心的冬奥元素定制座椅,仿佛一幅京作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卷轴。
博物馆由三个单元,九个展示组构成,介绍了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起源于宫廷、流传于民间、汇集于龙顺、传承于当代的历史演变,展示了龙顺成百年传承历史及京作非遗文化。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首家京作非遗博物馆,这里集展览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将开展非遗学堂等活动。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传承百年技艺的精美作品,还能“沉浸式”体验京作非遗文化。
一路走来,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取得了众多飞跃。作为金隅集团旗下的“金字招牌”和“中华老字号”,它承担着非遗传承的重任,守正创新,全力打造北京南中轴线文化新地标和国家级非遗“网红打卡地”,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2024 年 2 月,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被命名为东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一件件精美的藏品,展现的是“龙顺成”百年传承历史,令人惊叹其精湛的技艺。这里已经成为展示首都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期待您来此感受百年京作文化的魅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大街64号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
在北京古刹承恩寺内,坐落着一家独特的非遗主题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这里是北京市第一家将展示宫廷艺术和体验宫廷技艺相融合的非遗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家由近百位工美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历时十年携手打造的匠心博物馆。
承恩寺作为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明代古建,四进院落,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 年),落成于正德八年(1513 年)。自明代以来,承恩寺就有着“三不之谜”,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设道场,故而被称为“北京最神秘的寺庙”。
馆内收藏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在内的燕京八绝工艺作品,以及古代木雕、根雕、石雕等工艺藏品数百件(套)。传统宫廷技艺制作的作品数百件,如金漆镶嵌仿故宫穿云龙屏风、花丝镶嵌“盛世繁花”手包套装、景泰蓝“万寿无疆”碗等。
燕京八绝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宫廷技艺,特别是清代的内务府造办处,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工艺技术和人才。清朝落幕后,造办处的手艺人们散入民间,金漆镶嵌髹饰等八种过去宫廷专用的技艺,被合称为“燕京八绝”。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燕京八绝从皇家宫廷走向市井民间,而后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传承过程漫长而曲折,但一代代的传承人延续着先辈的文脉和精神,将其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在这里,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还能在大师工作室体验非遗技艺。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
北京东城区非遗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非遗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四层,于 2015 年 6 月 10 日正式开馆。这是北京市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虽然开放面积不大,但藏品丰富精美。
该馆建筑面积 950 平方米,展厅中央一尊由 450 公斤俄罗斯碧玉雕琢而成的菊花花熏格外引人注目,古建筑烫样还原了“样式雷”家族的传统技艺。此外,还有全部由真丝制作而成的中国五大名菊之一“十丈珠帘”,充满童年回忆的“绒鸟”、“绒花”,在微缩四合院里大办喜宴的“毛猴”等等。
馆内共展出了包括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雕漆技艺、花丝镶嵌技艺等数十个非遗项目的 180 余件展品。同时,博物馆内还有一家“馆中馆”——京城首个木工体验馆。体验馆在橱窗里展示了锛、凿、斧、锯等传统木工工具以及各种榫卯结构。市民可以提前预约,来这里体验拆装榫卯结构,自己动手制作板凳、案上案等小件木家具。
东城区非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是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场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四层
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由北京市珐琅厂于 2012 年 6 月创建,是我国首个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记录了珐琅厂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陈列着各个时期的景泰蓝精品和诸多经典作品。走进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精美绝伦。
博物馆分为东西两个展厅。东厅内的作品以时间为轴,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瑰宝‘景泰蓝’的历史及发展脉络,具体分为挽救恢复、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以及企业荣誉四个部分。西厅作为珍宝馆,精心展示了从明代到清代的众多精美景泰蓝器物。
此外,博物馆还配套有 1000 余平方米的技艺展示、互动区域以及一个多媒体教研室。在这里,游客可以免费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过程,与大师互动,在高级工艺技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参与景泰蓝掐丝、点蓝等工艺制作。为更好地传播景泰蓝文化,博物馆聘请了国内 10 余位专家、大师、学者担任顾问,不定期为来宾提供景泰蓝历史、文化、鉴别、收藏、保养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景泰蓝艺术品,还能深入了解景泰蓝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