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书单 | “读”北京中轴线,品古都文化

  • 2024-08-10 09: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一起“读”北京中轴线,品古都文化。

《北京中轴线》

作者: 李建平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中轴线》,是一本适宜普通大众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的普及性读物。全书共12章,从中轴线形成的轨迹及元明清北京中轴线积淀的丰厚历史写起,将北京中轴线分为三段,逐一介绍了北京中轴线上的15处遗产点:永定门,天坛,先农坛,南段居中道路遗存,正阳门(箭楼、城楼),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外金水桥,天安门,太庙,社稷坛,端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鼓钟楼;还有北京中轴线上的左右对称的审美文化、阴阳五行文化、古代天象文化、吉祥瑞兽文化、围合空间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

《中轴线》

作者: 帝都绘工作室

出版社: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全书共分3个章节,分别讲述北京中轴线上的生活文化、建筑发展和 城市历史。通过将大量的文献、论文进行梳理、加工,共汇集成39 个城市中轴线主题——关于北京中轴线人们最关心、最希望了解的 主题。包括了了14个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星”建筑场景,14个中轴线 上古今都市生活画面的纵向对比,11张独特角度的城市历史信息图。 古今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尽在其中。

《穿越北京中轴线》

作者: 郑欣淼 主编 / 李想 著 / 孙平 绘 / 刘正南 绘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这是一本讲述北京中轴线人文历史的科普绘本。本书虽然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归为童书,但其实不分年龄段,只要你想了解北京中轴线都适合阅读。本书以充满趣味的文字和恢宏细腻的上百幅手绘插图,采用两条轴线并行的双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一条轴线是 时间轴线,从明朝到今天;另一条轴线是空间轴线,从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到北端钟鼓楼;把中轴线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

《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

作者: 岳升阳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本书以历史地理的角度,从“大地文献”入手,述说埋藏于北京老城中轴线地下的古河道、古湖泊,使人们对中轴线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河湖水系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北京中轴百年影像》

作者: 刘阳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本书以高清、珍贵的历史影像真实地再现了这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沿线文物景观左右对称的古代城市轴线。其中,不仅有古代建筑、坛庙园林的形制沿革、布局形态,还有行人街景、城市生活的动态捕捉、风貌描绘。

《魅力北京中轴线》

作者: 李建平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中轴线作为审视北京文化历史的切入点,是独具眼光而极有深度的。它将北京具有表征的地标性文化实体与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问地叙说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精髓所在;同时又将北京城市中轴线放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体现出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巨大张力和无穷魅力。正如人们深有感触的那样:城市,只能依赖于城市考察者的特殊目光才能现身。中轴线的发展轨迹,不仅最直观地呈现了北京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凸现了北京古都文化的显著特点,进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智慧。就某种角度而言,中轴线不只是北京文化实体性的中心标志,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当我们以中华文化为背景来打量北京中轴线和北京文化的发展轮廓时,我们的体认必然更加准确、更加到位,也更加舒展、更加灵动。

《带你看北京中轴线》

作者: 刘阳 文 / 牟悠然 图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从古至今,中国许多古城都是基于城市轴线不断发展起来的。北京中轴线,如同脊梁一样贯穿城市南北,北京城市布局由此展开。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预计2035年内实现申遗。这本书用翻页图画书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北京中轴线是如何形成的?对北京城又意味着什么?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它又曾见证过多少的没落与繁华?还原首都中轴线建筑的今夕变化,了解建筑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风俗民情。

《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

作者: 祝勇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北京是一座至今几乎完整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尽管我们无法目睹这座都城的建造过程,但它的城市格局,却对我们充满暗示。城墙、坛庙、集市、街道以其严谨的对偶表明了中轴线的重要性。它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这使我想起童年时做剪纸游戏时,先对折出一道深深的折线,那些繁复的花纹才有可能在折线两端以对称的方式依次出现。

“方要中轴圆要心。”世界上许多城市是从一个中心点,放射性发展而成的,西方这类情况最多。世界上很多城市是从中轴线两侧铺开形成的,中国这类情况最常见,而北京最为典型。北京为什么会有如此明确的中轴线?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奥秘?祝勇以极其个性化的文笔,融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宗教学、民俗学为一炉,通俗而生动,贯通而细腻地从中轴线入手,燃一盏心灯,给我们照亮了解读北京的路径。

《北京 中轴线上的城市》

作者: 于大武

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

清晨,驼铃声由远及近响到永定门。跟着商队,中轴线之旅就开始。年底的正阳门前,古时也如此热闹!进了正阳门,不久就到大清门,古代,从此是只有宫廷有关人员才能入内的皇城……由南往北,用细致的工笔画描绘北京中轴线的四季和时代的变化。表现北京城正中央——紫禁城三大殿的拉页格外震撼。通过卷末的解说,能了解更多有关中轴线周围的结构美学和建筑艺术。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