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艳了!河北这13个“国字号”自然保护区,你知道几个?

  • 2024-07-27 20:26: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烦恼假期去哪里游玩吗?河北13个“国字号”自然保护区,每个都很漂亮哦~快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个?

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1990年9月30日

位置:秦皇岛市昌黎县沿海

保护价值:为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沙丘、沙堤、潟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沿岸海洋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是中国文昌鱼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珍禽”黑嘴鸥的主要栖息繁殖地之一;保护区内七里海是中国典型的封闭式现代潟湖,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特色:这里的沙质松软,色黄如金,故被称为黄金海岸。由于沙细、滩缓、水清、潮平,即使入海远达50多米处,水深也不过腰部,是绝佳的天然浴场。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2005年7月

位置:秦皇岛市北部

保护价值: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标准地质剖面、典型地质构造等地质遗迹。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地区之一,其研究历史达一百多年,素来享有地学研究“天然实验室”和地质学家成长“摇篮”之称。

特色:柳江盆地荟萃了数亿年的各种地质现象,各地质时代、各种沉积环境的地层出露齐全、层次完整,地层单位界线清楚,化石丰富,是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的缩影。

柳江盆地曾经历了四次为海、四次成山的海陆变迁,保存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代留下的地质遗迹,是全国唯一一个地质变化最全的地质遗迹,被地学界誉为“地学百科全书”。

张家口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2002年7月

位置:张家口市蔚县与涿鹿县境内,与北京市门头沟区和保定市涞水县接壤。

保护价值: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系统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特色:小五台山峦林密,怪石林立,水草丰盛,洞穴棋布。崇山峻岭之中,珍禽异兽,名花异草,古刹名寺,清泉怪石,林海雪峰,应有尽有。山中主要山谷皆有溪流,常常形成激流瀑布,极为壮观。更有峰峦如削,极少旅游开发的痕迹,是京津冀地区户外驴友心目中的圣地。

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2002年初

位置:张家口阳原县、蔚县

保护价值:主要保护对象为晚新生代典型地层剖面、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主要发掘遗址、地层中的人类文化遗迹和古人类活动遗址等。

特色:泥河湾地质遗迹被称为“研究远古人类的百科全书”。这里埋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旧石器时代考古遗迹,世界上其剖面最多、保存的最完好、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早更新世石器时代的遗地。

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2003年6月

位置:张家口市赤城县

保护价值:保护区内生物门类齐全,包含了中国特有动、植物类群,植物资源和经济动物多种多样,具有多样性、稀有性和代表性。

该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潮白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防风固沙、增强水源涵养能力、调节气候,改善首都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

特色:这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地区,基本保持了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的自然景观,深得旅游者的厚爱。

大海坨南侧断裂升降显著,山势险峻,截云断雾,夏季时有骤雨如飞,古称“海坨飞雨”。这里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是候鸟迁徙的必居之地,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土,更是京郊理想的野游和避暑胜地。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批准建立时间:2003年6月

位置:衡水市、冀州市、枣强县之间的三角地带

保护价值: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具有蓄洪防涝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特色:自然风光优美的衡水湖,素有“北方江南”之称。作为“燕赵最美湿地”,吸引着大量的珍惜鸟类在这里繁殖、栖息。

丛丛吐翠的芦苇,片片泛绿的蒲草,声声鸟儿的啼鸣,阵阵风儿的柔情,层层欢快的涟漪,点点晚归的渔舟……这里的一切无不拨动游客的心弦,让游客在烟波浩渺中,感受大自然的风情。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