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部,东临通州区,南临河北省固安县、霸州市等,西与房山区隔永定河为邻,北接丰台区、朝阳区。大兴区先秦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建的古蓟县,后相继改名为伐戎县、蓟北县、析津县,直至金代更名为大兴县,1928年6月起大兴县划归河北省。
大兴国际机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兴县先隶属通县专区,1958年3月,大兴县划归北京市并将原属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归大兴改为区建制。1960年1月,恢复县建制。2001年1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以原大兴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兴区的行政区域。
大兴区有以下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供大家出行参考:
1、坦博兴善苑
“坦博兴善苑”艺术群落,位于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上,与大兴国际机场为邻,由收藏家、国际策展人、慈善家白十源先生创立。她作为新国门的文化地标,是向公众展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文化艺术生活需求的新场所。
在持续策划、组织、承办了2008北京、2012伦敦和2014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后,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承办了“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奥林匹克美术“大满贯”国家。目前已对公众开放了十个展馆,展陈面积三万余平方米。
丝路文明艺术馆:以大量丝绸之路上古代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和古代中国)的代表性器物,展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通商活动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徽州三雕陈列馆:徽州古建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兴盛起来的富含儒释道思想的经典建筑载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国粹。坦博兴善苑共修复7套完整的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不用去安徽即可领略徽派建筑之美。
佛学艺术馆:贝叶经是记录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公认的珍贵的文化遗存,坦博艺苑以其拥有超过150万页的古巴利文、梵文、藏文贝叶经和佛学珍品饮誉中外。本馆以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为首,以及历代的经书、法器等展示了灿烂多彩的佛学文化。
当代艺术馆:本馆藏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伊始,2012伦敦、2014南京和2016里约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的全球知名艺术家的大量重要艺术作品,以中国当代艺术大师范曾,黄永玉等几百位艺术大家的书画和雕塑艺术精品为特色。
金银器艺术馆: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本馆以各时期世界各地的金银器物和装饰物,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金银手工艺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古代玉器艺术馆:从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玉器,展示了玉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和演变。
中国陶瓷源流馆:本馆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至当今的瓷器,选择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精品,展示浩瀚瑰丽的陶瓷文化,如红山文化的陶器、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清的代表瓷器、新中国的中南海瓷器、当代艺术家瓷器精品等。
佛造像艺术馆: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已经有两千载。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佛造像深刻体现了各时期世界各地的雕刻艺术。
塔艺术馆:本馆展示了世界各地各时期的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塔,展示了塔艺术的发展。
文人雅趣展览馆:以传承和创新的“百琴百式”体现了古琴艺术,辅以秦汉的各色砚台、笔筒、书匣等,展示了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注:日接待量 100人。
2、北京野生动物园
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园区内养育着300余种5000余头只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动物,这里树木成林,绿草如茵,春华秋实,是名副其实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园,被北京市教委授予了“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单位”等称号,同时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是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
北京野生动物园分为自驾游览区、猛兽体验区和步行游览区三大区域。自驾游览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全程10公里,共分为七大动物展区,让您尽情领略从亚洲到非洲,从草原到高原的最原始、最真实最自然的动物世界。自驾游览区设有自驾车游览和小火车游览两种参观方式,穿梭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中,尽情领略野生动物的野趣盎然,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旅程的惬意,在热情动物的环绕下体验融入自然的欢乐。
猛兽体验区分为八大展区,在营造符合不同猛兽所在地域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可供游客与猛兽互动的观光车,在穿山涉水间与猛兽不期而遇,近距离观赏猛兽的自然生活世界,来一场惊险刺激的探秘之旅。
在步行游览区内,热情的环尾狐猴、温顺的梅花鹿、神奇的黑猩猩家族、优雅的长颈鹿等多种动物会一一与您相遇。这里有专为小朋友们打造的“奇趣乐园”,为拍照设计的网红打卡区“蓝色小镇”,有中式的动物互动区“鹿园”,还有“马达加斯加丛林”、“鹦鹦雨林”、“爬行动物馆”、“小熊猫展区”、“长颈鹿大象展区”等多个不同体验性展区展馆。
穿梭在动物王国之中,享受丛林探秘的惊险与刺激,体验与动物亲密互动了乐趣,享受悠闲地假日时光,与家人、朋友一道,来一场神奇的动物王国之旅。
3、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又名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麋鹿苑),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科普公益单位。具有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绿色环保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以中国珍稀物种麋鹿及湿地生态为主的自然保护场所,占地面积约900亩,是一座户外生态型的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作为麋鹿的故乡,希望该物种能重返家园。1985年英杰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期托克侯爵决定向中国无偿赠送麋鹿,回归地点选在——北京大兴南海子。麋鹿苑相继成立,建立起中国自己的迁地保护种群。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从繁育到保护,从科研到科普,从物种到生态,从麋鹿保护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麋鹿苑作为中国自然保护、物种拯救的成功范例和展示厚德载物、生态文明成就的窗口,麋鹿不仅实现了从国外向国内的回归,更实现了从人工向自然的回归。
麋鹿苑是北京市独具特色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AAA级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示范单位、北京市红色景区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御林古桑园
御林古桑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桑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前野厂村,相传自东汉年间就有桑树种植,曾在这里留下了“桑葚窑洼救刘秀,感恩图报树封王”的千古佳话,其中树龄最老的达500年以上,明清时期所产的桑葚一度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宫院内。
一心回乡有机事业集团于1993 年在台湾创立,由创办人李旭清女士带领一群青年团队,秉承着“守护地球、净化人心”的企业使命,29 年来坚持初衷努力不懈,为人类打造一个与环境共存共荣的永续产业与生活模式。
2018 年进驻湖北省武汉市,延续台湾29 年有机产业技术,成立上海一心回乡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推动生态农业、食品加工、食农教育、农文旅游及健康餐饮的三产融合产业及有机生活村模式快速落地。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以智能康养带动大健康生活为动能,为中国打造一条健康、安心及环境永续的幸福之路。
2022 年成立北京安定回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揽御林古桑园以科技生态农业/健康食品加工/多元餐饮品牌/文旅场域运营/中医康养家园为核心价值,做好疫情管控期间,开办农文旅特色结合台湾小吃·参观·采摘·手作体验·康养慢生活,于3~4 月国风牡丹节,5~6 月安定桑葚节,7~8 月部落啤酒音乐季,得到广大群众热烈的回响。
5、世界月季主题园
世界月季主题园位于魏善庄镇的中心腹地,占地658亩,拥有1700多种、近7万株月季,品种之繁、数量之多,是北方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区之一。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期间,作为月季主题园,承担着开、闭幕式场地、室外展区、新优月季品种展示等功能。2018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第十八届世界月季大会上,月季主题园获评“世界月季名园”称号,与北京植物园、深圳市人民公园、常州紫荆公园齐名。
园内按照月季的文化及功能性分为13个特色展区,分别是七彩月季园、月季花语大道、名人月季园、芳香月季园、中国自育月季品种园、五洲月季园、北京各区及公园展园、金奖月季大道、月季城市展园、古老月季园、玫瑰园、蔷薇园、和平月季园,月季主题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
园内建有月季博物馆,月季博物馆是全球首座以月季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面积4875平方米,总建筑规模9760平方米,建筑造型犹如一朵美丽的月季花。核心展区占地3300平方米,分为一个序厅和八个展厅,以声光电子技术全方位展示了月季的历史、文化和科学。2016年,月季博物馆获评“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十大博物馆建筑”称号。
6、呀路古热带植物园
北京呀路古热带植物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园内现有6.9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50个日光温室,其中点状供解决集体建设用地12.3亩。
园区创建于2002年,2013年开始向三产转型融合发展,2015年重新定位的呀路古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是目前北京市较大、种植品种较全的热带植物园、北京市“南果北种”最主要的示范推广基地之一,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区定位主要面向京津冀中高端特色旅游,以热带雨林特色为主线,整体贯穿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突出绿色游、亲子游、青少年科普教育及体验拓展游、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游等,做到了一年四季常青常绿,365天可游可赏。
景区累计投入已达4亿多元,拓展形成了6万多平方米的热带雨林观光馆,种植有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千余种; 是集热带植物观光、热带水果采摘体验、科普教育、餐饮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景区。
7、中国印刷博物馆
从雕版到活字,从泥活字到铅活字,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它们的发明、发展及应用,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流传而倾注的智慧和汗水。在这段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中,在这灿烂的文明古国里,代代印刷人以他们精湛的技艺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弘扬中华文化,铭记印刷先贤智慧,赓续先人创造创新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1996年6月1日在党与国家的扶持下,在两岸四地印刷及相关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印刷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印刷有术、馆开博物。回顾这二十年,中国印刷博物馆逐渐成长壮大,拥有了夯实的基础和渐渐远播的声名,成为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是反映人类印刷出版文化、我国典籍记载传承工艺的知识殿堂;全面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和发展过程。
为让观众更为亲切地感受印刷文化与精神,中国印刷博物馆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数字博物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丰富藏品,推动科研建设。铭记历史,探索发扬,建设家园,传承传扬,展示印刷先人光辉事迹、创造创新之经脉。融入现代元素,凸显当今印刷文化之精髓。这就是充满魅力的中国印刷博物馆。
8、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
北京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简称“京帮炮制博物馆”)是一座专注于京帮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和发扬的现代化博物馆,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国药集团北京华邈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立项建设。是国家第二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的建设成果之一。整个博物馆围绕“历史追溯”、“技术传承”、“京帮集粹”和“国药图鉴”的四个主题生动地展示了京药宫廷御用、修事精益、安全有效的深厚底蕴。
北京中药炮制技术博物馆于2018年11月8日正式开馆,2019年4月获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2月获评“大兴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7月完成北京市文物局备案,正式列为国有博物馆;2021年4月获评“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月与本草博物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本草时光研学基地正式挂牌。2022年10月获评“北京市大兴区区级科普基地”。
馆内常年开展科普活动,除日常接待游人参观科普中医药文化外,我们还设置了专题科普课程,如“采制小药童”、“中药香囊制作”、“艾绒、艾柱加工”、“芝麻丸制作”、“中草药栽培”等专题动手动脑课程,让青少年萌发对探索中医药文化的旺盛好奇心,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9、团河行宫遗址公园
团河行宫遗址公园是清朝皇家行宫,由乾隆帝因神龟引路而兴建。现公园内设有展览,可观赏皇家行宫建筑格局并了解南海子历史。行宫整体布局分明,游览线路多样,凸显皇家园林特色。公园交通便利,可乘地铁或公交前往。
说起清朝团河行宫的兴建,还有一段民间流传的故事。乾隆皇帝来南苑游猎,骑马追赶一只长尾雉时,一不留神马蹄踩在一只大龟背上,险些把乾隆帝掀下马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龟一直被视为长寿和永久的象征,因此乾隆下马将大龟放生。不料神龟不但不走,还回头紧盯着乾隆。乾隆走近,神龟则立刻调头慢慢向前爬去。乾隆一路跟随,来到了现在团河行宫处,发现这里拥有九十四处泉眼,常年流水不断,风景优美。随侍的和珅顺势启奏:“有神龟引路荐址,一定是块吉祥宝地,何不在此修建一座行宫?”乾隆大喜,团河行宫因此修建。
经历近250年漫长历史岁月后重新修复的团河行宫遗址公园,现有三块牌匾:分别是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北京市南海子博物馆、北京市大兴区博物馆。参观游览公园,不仅可以观赏到皇家行宫独有的建筑格局,也能在此详细地了解南海子的古往今来。
整座行宫遗址公园凸显了皇家园林特色,游览重点是行宫八景:璇源堂、清怀堂、涵道斋、漪鉴轩、镜虹亭、珠源寺、归云岫、狎鸥舫。
10、北普陀影视城
北普陀影视城位于大兴县瀛海乡南宫,距市区20公里,占地30万平方米,是集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影视研修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影视文化城,是继中央电视台无锡、涿州影视城之后崛起的、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的第三大影视城,其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
城中有红楼梦园、北普陀寺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蒙古茶包、天桥把式、乔装花会、绣球临幸等洋溢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此外,明清古镇三街一村、书画院、陶艺馆及松、竹、梅三园则更具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
北普陀影视城拥有20多个景区,50多处景观,还有一处纪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祠庙。每年4月初,北普陀影视城都举办盛大的花会大赛,有舞狮子和跑旱船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