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夏至诗词,来清凉一“夏”!

  • 2024-06-19 17:08: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伴着树林间闪动的阳光和荷花醉人的芬芳,我们步入了夏至。诗人们也吟咏着夏至,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的夏至诗词,清凉一“夏”吧!

《咏二十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这首诗作者从听见蝉声察觉夏至的到来。蝉儿一叫,夏至五月中就来了。无论在树枝上、草丛间,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诗人还用 “淥水穴”与“太阳宫”的对仗之美,道出了夏季凉爽与酷热的对比。在炎炎夏日没有比下一场暴雨更加畅快淋漓的事了,诗人用“飞电”、“彩虹”,描写出夏天绝美的自然景象。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夏季酷热的抱怨和担忧,反映了家乡百姓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的困境。然而,作者却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慰。他在方塘中独自游玩,感受着周围的静谧和美景,忘却了炎热和喧嚣。最后,作者借用华觞的形象,来表达他心中的畅快和豪情,展示了韦应物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全诗中诗人说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并告诫人们:炎炎夏日正是庄稼伸枝长叶,籽粒灌浆,孕育丰收的季节,要抓住这转瞬即逝的大好时机,加强田间管理。

《夏至二首》

(宋)范成大

其一

李核垂腰祝噎,粽丝繫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閒伴儿嬉。

其二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据汉《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夏至日自古以来都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风俗。在这首诗中,范成大勾勒出一幅乡村夏至祭祀的画卷。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

(宋)杨万里

其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其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近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这首小诗记录的是杨万里在夏至傍晚,与好友陈履常(即陈师道)一起散步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暗”“明”“黄”“紫”“青”几种颜色,色彩十分丰富,体现了夏天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颜色色彩丰富,变幻迅速的特点。一场大雨消散了夏至的燥热,暑气尽消。此时,诗人和朋友沿溪散步,暮色中徐徐晚风袭来,好不惬意!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