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长篇非虚构 写苏州古城变迁

  • 2024-06-11 10:31:00
  • 北京晚报

苏州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近日出版,书写了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记录了时代浪潮中古城的整体变迁以及古城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之变,是对苏州古城保护的全景式呈现。日前,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新书研讨会。

《家在古城》首发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9期,作者范小青用脚步丈量苏州古城的角角落落,又在今昔变化中展现了城市的历史、地理与文化渊源。第一部分“家在古城”,从作者童年时曾居住过的民国建筑街区出发,通过重访孩提时代的旧地与故人,使得过往记忆与当下景观交相呼应,在沧海桑田的喟叹中将古城保护这一主题徐徐展开。

第二部分“前世今生”,则从小巷转移到了旧宅,不仅介绍钮家巷3号“状元府”、费仲琛故居、墨客园和潘祖荫故居等私人老宅的衍变与更迭,也描述了文庙、藏书楼和全晋会馆等公共旧居的古今命运,阐明了古城保护背后的文化价值。

第三部分“姑苏图卷”则聚焦姑苏城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标:平江路、山塘街和老阊门,介绍了重点工程“平江路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以及围绕老阊门、南浩街、西中市、观前街、盘门和葑门等处的抢救、修复和保护工作。

范小青一直生活在拥有2500年历史和文明的古城苏州,在书中,她通过与当地政府、民间文物保护工作者、寻常老百姓等人物零距离对话,从普通人具体而微的遭遇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中,展现一代人与城市改革的同步成长蜕变。她以时空交错的全景式叙述,将苏州古城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城建、生态等在书中娓娓道来,也对城市改造之扬弃进行了深刻思考。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在研讨会上评价,范小青通过编织时间和空间的经纬,呈现了一个既带着个人记忆,同时又是群像式的关于苏州古城文化保护的历程,节点突出,这不仅是一本苏州的独特城市传记,也是范小青自己创作当中的一朵奇花。作者范小青表示,《家在古城》是她的第一部长篇非虚构,这本书几易其稿,反复修订,从最初设想的十五万字,到最后成稿的三十五万字,这个过程是不敢想象的。写小说靠平时长期的积累,但是写非虚构文学必须一次性深入探索、采访众多对象。在写作过程中,她收获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激情的感受,首先是震撼于古城的博大精深,其次是对“人与城”关系的理解。“只有有人的城,才有生活的烟火气,有生长性。生长性是很重要的,尤其古城的生长性。”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