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拾遗 | 定兴黄金台传说

  • 2024-05-22 17:04:00
  •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兴黄金台传说

黄金台位于定兴县高里乡金台陈村,又名“金台”“郭隗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传说其台高约10米,台面面积约10亩。“定兴八景”中的“金台夕照”就是说的“黄金台”。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12年,燕国发生了叛乱,齐国攻破燕国,燕昭王在国难中即位,昭王欲富国强兵,以报齐仇,问计于太傅郭隗,郭隗用“千斤买骏骨”的故事劝昭王招贤纳士、广聘人才,于是昭王筑台并置千金于台上,故名黄金台。不久,乐毅从魏国动身,邹衍从齐国出发,剧辛从赵国启程,各国的贤才纷纷奔向燕国。后来燕昭王依靠众贤才攻破了齐国。

黄金台上建有后人修筑的殿、祠,共分三层。其中头层殿为昭王殿(明代修建),昭王居中而坐,左有郭隗,右有乐毅;第二层殿隆兴寺(元代修建)为佛殿,左有药王殿,右有观音阁,并有石像多尊,钟鼓楼矗立,其大钟高6尺,重1吨;第三层殿为圣人殿,有夫子造像,也是陈村的私塾学馆。其台上有井一口,传说井上筑“台”,井深近30米,供台上众人生活之用。台上楼、殿、祠、阁建筑共25间,为后人歌颂敬仰昭王礼贤下士之所。

传说,定兴有“八景”,其中“金台夕照”说的就是“黄金台”每到傍晚太阳快下山时,从狼牙山鞍部西缝之间会有一道非常艳丽的余辉照射到黄金台上,别有一番景色,传说金台上有棵古树,为松柏环抱相串而生,身为松皮、枝叶为柏树枝,台上井中长一芦苇,一直爬到大殿顶上,井已很深,其殿亦伟,足见其高,台上孔夫子殿后有一大理石,其间一泉池,常年有水,传说能治眼病,故曰甘泉圣水池。

黄金台的传说源远流长,影响全国。历代文人志士引其为典。唐代诗人李白、陈子昂,明朝汤显祖,清代皇帝康熙、乾隆等都留下了与其有关的诗篇。黄金台现今只有石碑(正德二年昭王祠碑,大明万历重修金台寺碑)二通,石雕佛像数尊,古井遗址、战国瓦砾犹存。昭王礼贤下士的精神为历代文人称颂,表达着人们对荟萃贤人,走民富国强之路的美好愿望。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