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县域游”“乡村游”火了,石家庄正定县“五一”前3天外地游客的住宿预订量环比增长2.2倍,让网友直呼“正定来了一亿人”新形态旅游爆火,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尚未被过度开发的冷门“宝藏”,吸引着不愿扎堆,开启反向旅游的年轻一代,那些远离世俗喧嚣的“宝藏”小县城、古村寨,成了慰藉心灵的“乌托邦”而在八百里巍峨太行深处,还有不少非同寻常的古村落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村寨它们就像散落在太行山中的明珠,熠熠生辉。
英谈村
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之一被称为“江北第一古石寨”。
英谈村内早期石楼用碎石垒砌,是移民初到、人力财力有限的历史见证,村内的房屋依山就势具有典型的太行建筑风格,英谈古寨里树木葱茏,山石铺设的街道,垒砌的台阶井然有序,民居多为二三层小楼,但是屋内并没有修建楼梯,如果要上楼需要直接走出门外沿小道走两步就可以到达。
英谈古寨既饱含冀南太行山区的风土人情也留存着不少红色遗迹,这里地处太行深处,易守难攻,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敌后根据地。
村中汝霖堂的正宅大院是曾经的八路军总部旧址,彭德怀、左权曾在这里工作战斗,一盏盏马灯,从太行深处照亮了革命的胜利之路,1938年和1939年初春,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先后两次随部队来到英谈村,在这里建起临时救护所救死扶伤。
冀南银行路西行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总部也曾驻扎在英谈村,“马背银行”在烽火硝烟中辗转坚持开展业务,在发展根据地经济,支持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金庄
据考证位于邯郸涉县井店镇的王金庄始建于元末明初,村内重峦叠嶂,沟壑交织,民居依山而建,顺坡造房,“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王金庄的真实写照。
王金庄是中国传统村落名村,河北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600多幢,4000多间,有1条主街道、9条巷子,石板路总长2000多米。
由于村内道路崎岖,全村几乎家家都养着驴,驴是村民的伙伴也是他们主要的劳动力和交通工具,因此王金庄也被称为“驮在驴背上的村庄”,毛驴驮着货物,走在石街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王金庄的人在驴背上还要喊号子,就像山西人喊山歌,陕北人唱信天游。
村外布满大山的梯田是王金庄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这是愚公移山精神造就的奇迹,石堰梯田随山势绵延,一望无际与石山相呼应构成了规模宏大又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是中国农业的旱作农耕梯田的代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统。
于家村
2024年3月“井陉县天路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23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蜿蜒曲折的井陉太行天路,如飘带般串联起,6个乡镇、27个古村落,于家石头村便是其中之一。
于家石头村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迄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
于家村内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纵横交错,石头房屋依山就势错落分布,戏台阁楼林立,古院深深。
“清凉阁”又叫“神仙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它整体建在一个斜坡石板上,依高就低,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充满古朴之美。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最难营建的不是房子,而是人情味,来太行山看看吧,这里有千年来,先辈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宝贵的非遗财产,炊烟袅袅,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