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

  • 2024-03-20 21:09:00
  • 自在正定

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2020年入选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冷锻工艺历史悠久,它是一种不需要加热,而是完全凭借人力与简单的工具,直接对金属料坯进行加工的锻造工艺。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对西夏的冷锻甲“瘊子甲”的描写。传统金工冷锻造的核心就是冷锻工艺。

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所锻造的器具,是由一块完整的金属板材冷锻而成,整体无焊接,所以也被称为“冷锻一打出”。该技艺流传在正定县罗家庄的王家,在清末民国时期,王氏家族是当地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农闲时会打造农具以补贴家用。王洛亭便是当地的铁匠,其用热锻加冷锻工艺打造的农具经久耐用,被当地百姓称道。这门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在王家一脉单传,现已传承到第五代。

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主要有构思绘图、选料、捶打塑形、养色四个步骤。

由于传统金工冷锻造一件工艺品制作周期很长,所以初期的构思绘图就尤为重要,打造何种器具,器具的大小如何,具有哪些特殊形状,以及需要用到的工具都要考虑在内。

在选料方面,要选用较软的,延展性更好的金属,比如金银铜,但现今经过第四代传承人王建辉的研究改进,已经可以将硬度更高延展性更差的铁板用冷锻工艺进行一体锻造。

捶打塑形过程在传统金工冷锻造工艺中最为消耗精力,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从一片铁板到一件完整的工艺品,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敲打。器具的每一个弧度,每一处转折,都有其对应的捶打方法,也对应不同形状的锤子、铁砧等工具。

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王建辉,自幼受到家庭祖传打铁工艺的熏陶,喜欢上了这门传统工艺,但随着现代机械生产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锻造技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王建辉便将这门技艺转向于工艺品的制作。他所创作的一体冷锻铁香炉、锔钉铁包银壶、陨坑纹公道杯等无一不是传统金工冷锻造工艺精品,其作品深受海内外业内人士好评。

为了使该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传承人王建辉积极投建门店,招收学徒,做好该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工作。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