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最有名的10大特色美食,每种都让人垂涎欲滴,你最爱吃哪种

  • 2024-03-09 19:31: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

01.牛肉罩饼

牛肉罩饼没作为保定的特色美食,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有关史料记载,嘉庆帝南下巡游路过此处,在当地官员门前闻道异香,就问旁边的侍卫这是什么东西散发的香味。侍卫说这是牛肉罩饼,保定当地的一种小吃,官员听闻后,急忙命人做了牛肉罩饼,皇帝吃过以后,对这个食物赞赏不已,从此就在保定名声大噪了。

牛肉罩饼的做法特别简单,用上好的牛上脑,切片装盘,在高汤锅中加入八角桂皮香叶,还有各种辅料,在牛肉上滴上几滴高度白酒去腥增香。然后把牛肉下入锅中,煮制一到两个小时,期间把饼切成不等的小块,用勺子将牛肉和汤一块盛到碗中,饼块也一并放入,然后再铺上葱丝,一碗地道的美食就做好了。如果是能吃辣的,添点辣椒会让口感变得更好,吃起来咸香四溢,牛肉越嚼越香,风味十足。

02.白肉罩火烧

保定还有一味特色的小吃,味道是非常不错的,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对它青睐有加。有一家做白肉罩火烧生意的店,他家自己的宣传画板上印着去过他们店里名人的画像,去他们店的故事。他家有卷火烧和罩火烧两种,作者喜欢卷的火烧,一个火烧再配碗肉汤,火烧里面的肉吃起来肥而不腻,据说是加了特制的甜面酱,有甜面酱的中和,这个白肉罩火烧才能叫一绝。

03.锅包肘子

这个可谓是保定各大餐馆里都有的特色名菜。肘子本来就是寻常百姓宴会中常见的一种菜品,而保定的这道锅包肘子就是在普通炖肘子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改良与创作,口味惊艳无比。

这道锅包肘子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 选用新鲜的猪肘在卤水中炖熟,切成长条状裹上粉浆用平底锅煎炸,煎炸好之后码在盘子里,看着金黄灿烂的,让人口水直流。夹起一块放入嘴中,焦香酥脆的感觉刹那间充盈口腔,唤起了舌尖上的味蕾。除了白嘴吃以外,还可以像北京烤鸭那样的吃法,用小饼包裹着放入葱和甜面酱,风味更甚。一些北京来的朋友们直呼,这不比北京烤鸭差啊!

04.驴肉火烧

保定的驴肉火烧是圆的,是当地特色小吃之一,和保定三宝(保定面酱、保定春不老、王铁匠铁球)并驾齐驱,就是把卤好的熟牛肉伴着老汤汁加入到酥脆的火烧中,吃着驴肉嫩香不腻,火烧脆香且酥,真的是肥不腻,瘦不柴。

05.马家清真卤煮鸡

马家清真卤煮鸡是当地的一道著名特产,该卤煮鸡的做法世代传承,做好的鸡黄中透着红,不破皮不脱骨,吃着软而不烂,撕一条放嘴中,肉丝有独有的卤煮味道,醇香鲜嫩,不塞牙,不腻口。

06.白肉罩火烧

白肉罩火烧是当地的一道传统名吃,该美食起源于清末,起初是猪头肉锅罩火烧,就是用煮过猪头肉的高汤罩火烧,后加入猪肉,吃着肉鲜、汤美、味美。

吃法上还讲究三吃六味,三吃指的就是饭、菜、汤齐全,六味指的是搭配不同的辅料,吃出不同的风味。

07.曲阳烧饼

曲阳烧饼可以说是北方面食中的一绝,更是当地的名点,据考证该美食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做出来的烧饼形方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光滑,薄似杨柳,入口一嚼即碎,异常酥脆。

08.白运章包子

白运章包子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小吃,它是回族面食厨师白云章创制的,是老字号美食了,可以和天津狗不理包子齐名,这种包子的特点就是皮薄,边窄,馅多,油多,形状像铃铛,吃着可口不塞牙,肥而不腻。

09.黑闺女饺子

黑闺女饺子是我国闻名的御膳名吃,这种饺子馅料制作的秘方独特,是用十几味中草药精心配制而成,该饺子吃着清香利口,进入嘴中就会自动溶化,清朝的乾隆皇帝、康熙皇帝、慈禧太后都吃过,后来有很多名人也都慕名前来品尝。

10.直隶官府菜

它出身“高贵”,自带光环;它有几百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官菜的“活化石”;它的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选料考究、注重口味,烹饪技法、匠心独运,刀工精细、独树一帜,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将天下名吃荟萃一堂,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引领着河北饮食文化的潮流。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