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话元宵,领略藏在诗词中的元宵意象

  • 2024-02-21 11:15: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逛灯会、猜灯谜、赏花灯、放烟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元宵节格外青睐眷恋,那些藏在古诗词中的绝美意象依然打动着世人。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在古代,京城正月十五不禁夜,宫廷里的气氛也很宽松,上至君王,下至群臣侍女,都沉浸在喜庆之中。这首诗写的就是宫中度元宵的热闹情景。

元宵节这天晚上,鳞次栉比的宫殿朱门大开,万盏彩灯高悬,喷吐出夺目的光芒;欢声笑语此伏彼起,撼天动地,皇都一片欢腾。三百歌女婀娜多姿,穿红着绿,翩翩起舞,裾飞袖连,整齐划一,优美至极。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此词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下片描写密州上元,并与前面相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总体上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全词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众人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随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可谓描绘出了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