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北京的中心,一条南北方向的轴线,如一把标尺,标注着中国发展的进度,也呈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气度。它就是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如同古都之脊,这条中轴线不仅串联起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等历史文化遗存,更书写着这座城市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另有永安门、永昌门等名号,寓意"永远安定"。永定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桥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相继拆除。2004年,北京市仿照乾隆年间式样,根据民国时期对永定门的测绘资料,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城楼是一座两层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主建筑包括城台、箭楼、瓮城等。永定门城门建筑是北京外城南垣的正门,也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是北京城经典的城门建筑之一,也是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