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剧目
01苏东坡·音乐诗剧《人生的盛宴》
看点
讲述了苏东坡耳熟能详的诗词背后故事,用国乐搭配诗词,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东坡丰富的内在情感世界和传奇人生遭遇,塑造出一个鲜活且带着烟火气的苏东坡。
在演出中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穷韵味;渲染“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如梦风景;领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阔达意境。
北京民族乐团玖乐室内乐组合现场演绎,在沉浸式的视听盛宴中,展示苏东坡耿直豪放、胸怀旷达的精神世界。
时间:1月17/21日
地点:北京音乐厅
02话剧《情人》
看点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同名作品。这是一个构思巧妙得近乎离奇的故事,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一场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游戏,荒诞的主题,象征性的情节,让观众在懂与不懂,真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妻子在游戏过程中开始坦诚地和丈夫谈论自己的外遇,丈夫从尊重、默认到最终无法忍受,却经历了不得不和妻子一起陷入游戏怪圈的不幸。
“品特的作品如同莫比乌斯环,在幻想与现实间,毫无界限地自由转换,在《情人》中,通过这样的转换,讲述的其实是人性。这部作品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在停顿中间,有着隐藏式的文本,极其精巧,以至于对于文学而言具有着颠覆性,而这一次的演出做到了将文本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东西体现出来,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发。”——丁明拥(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
时间:1月15/17-21日
地点:北京人艺实验剧场
03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看点
北京京剧院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齐聚北京艺术中心,与大家共享国粹之美,在方寸舞台里展现万千世界。
此次演出,将欣赏《杨门女将》《赵氏孤儿》《空城计》等耳熟能详的经典片段。
时间:1月20-21日
地点:北京艺术中心
04京剧《凤还巢》
看点
梅兰芳先生根据清宫藏本《循环序》改编,原名《阴阳树》,又名《丑配》。此剧情节巧妙,行当齐全,与清代传奇剧本《风筝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京剧《凤还巢》是舞台上经常演绎的经典剧目。雪娥的几大段唱腔华丽别致、明快跌宕、如诉如歌,是梅派唱腔中广为流传的著名唱段。
讲述程雪娥、程雪雁两姐妹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情节离奇、故事风趣、充满哲理,寓意美满幸福。
时间:1月21日
地点:北京人民剧场
05话剧《西哈诺》(大鼻子情圣)
看点
《西哈诺》是19世纪法国剧作家罗斯丹的代表作,是西方戏剧史经典的浪漫主义“爱情圣经”。故事的开始浪漫活泼,讲述了西哈诺爱上表妹罗克桑,罗克桑却和英俊的新兵克斯丁互相爱慕。西哈诺将爱意藏在心底,帮助克斯丁追求罗克桑,然而战争爆发,西哈诺和克斯丁一同走上战场,故事自此走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
舞台上,一个巨大的白色人形雕塑宛若一位即将倒下的迟暮英雄。演员在雕塑上下攀爬,内外穿梭,带来“移步换景”的东方美学体验。而这也是丁一滕采用的中西结合的“新程式”戏剧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表演,融入丹麦“欧丁”戏剧方法与中国戏曲元素,将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精髓进行跨时空融合,以富有风格化和时代感的角度创新性地改编《西哈诺》,让《西哈诺》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舞台魅力。
“爱情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西哈诺》中的爱情却不只限于男欢女爱的私人感情,而是把两组情感关系都放置于战火之下,以人物情感的本能、诗意的美好、战争的残酷、命运的无奈等多重意象相互交织,爆发出鲜明、巨大、充满审美意味的戏剧张力。”——王彦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遗学院教授,北京评协会员)
时间:1月18-21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06《芭蕾精品晚会》
看点
跨越古典与现代,不同风格流派的芭蕾经典作品片段,将呈现足尖艺术的唯美浪漫。
《过年》(中国版《胡桃夹子》)、交响芭蕾《黄河》、传世经典《舞姬》、古典芭蕾炫技巅峰《堂·吉诃德》、现代芭蕾《昨日永恒》等作品都将逐一呈现,精彩不容错过!
时间:1月16日
地点:天桥剧场
07爱尔兰国宝级舞剧《大河之舞》25周年豪华升级版
看点
该剧起源于1994年4月30日在欧洲歌唱大赛节目过场时的一段7分钟踢踏舞蹈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后来改编为一场约2小时的踢踏舞剧,内容除爱尔兰的踢踏舞外,又融合了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俄罗斯的芭蕾舞及美国纽约风格的爵士踢踏舞等。
本剧至今在全球演出18000余场,是首屈一指的全球现象级舞剧,被称作“世界舞蹈的教科书”“百老汇的常青藤”。
如今《大河之舞》25周年豪华升级版即将登陆京城舞台,与观众一起走进这条辉煌奔腾的大河!
时间:1月16-21日
地点:北京展览馆剧场
08《重聚》音乐剧明星演唱会
看点
汇聚一众伦敦西区与纽约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明星演员,如莱明·卡莱姆罗、哈德利·弗雷泽、厄尔·卡彭特等。
他们以音乐会的形式唱响一首首来自于《剧院魅影》《悲惨世界》《我,堂·吉诃德》《魔法坏女巫》《六皇后》等知名音乐剧中的经典唱段。
演艺京城|魅影和他的朋友们,剧院唱响《重聚》
时间:1月18-21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09舞剧 《孔雀》
看点
舞剧《孔雀》一个月内二进北京,让喜爱这部剧,甚至想二刷、三刷的北京朋友一次看过瘾。
“孔雀”是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已经达到了让观众认为“她就是孔雀,孔雀就是她”的境地。一经上演,好评如潮,豆瓣评分8.4分。
本版舞剧《孔雀》由杨丽萍亲自操刀担任总编导,力邀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叶锦添等艺术家加入。
作为特别出演,杨丽萍亲自参演“冬”之篇章,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中,呈现万物凋零、一片刹寂之时,孔雀迎雪而舞、涅槃重生的生命叩问之美。
新舞剧争议不断,65岁的杨丽萍如何看待艺术创作?
时间:1月18-20日
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10话剧 《庭前》
看点
话剧九人2023年度大戏,以律师夫妇郎世飖、尤胜男为主角,通过其一生中经历的数桩重要案件串起夫妻二人的情感与家庭变换,既见证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在惊心动魄中一步步筑成,也婉转幽怨地书写了一对爱侣的相恋、守护、对垒与分崩。
作为收官之作,《庭前》解答了民国知识分子系列里的许多未解之谜。《四张机》(2019)的锐意争锋、《春逝》(2020)的坚定情志、《双枰记》(2021)之廊下听雨、《对称性破缺》(2022)的人生叩问……悬而待决的命运像投下深潭的几枚石子,答案的历历余波将在《庭前》回荡,收束为民国宇宙终曲时分的最强音。
作为话剧舞台上少见的双主角律政大戏,《庭前》全长近三小时,是目前话剧九人作品中唯一设置有中场休息的一部,亦是舞美体量最大的一部。
时间:1月19-21日
地点:二七剧场
11经典爱情喜剧《奋不顾身的爱情》
看点
该剧自2013年面世以来,演出现场经常座无虚席。作为导演黄彦卓广受好评的“人生冲动两部曲”之一,被很多观众用“一出喜剧泪如雨”来形容,剧中丰沛的情绪共鸣,被封为能召唤爱情信仰的经典之作。
讲述了男主角周爱国意外回到了奶奶徐淑珍的青年时代,展开了一场绝美的民国爱恋。周爱国与静怡,一动一静的碰撞,两颗心就这样逐渐靠近;王文学与徐淑珍,一冷一热的互动,两颗心就彼此慢慢地了解。
时间:1月19-21日
地点:繁星戏剧村
12儿童剧《长安在哪里》
看点
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不仅舞台美术具有中华古典美学气质,在服装上展现中华传统服饰的多彩绚丽,充满想象的组合让诗歌这一主题变得更加灵动。同时具有中国风气质的主题音乐,加入曲艺与当代流行音乐元素,更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多样性。
用轻松风趣具有当代表达气质的文字、自由活泼虚虚实实的表演,寓教于乐,创意新颖地在儿童剧舞台上给观众呈现一部属于唐朝诗人的那些事。
大量的趣味互动环节,让小观众加强对于唐诗的记忆以及诗人的生平故事,做到小观众在场内与台上演员尽情对诗,走出剧场诗篇名句犹挂嘴边。
2024首剧上新!北京儿艺原创儿童剧《长安在哪里》建组,从《长安在哪里》背后的“团综”属性,看属于儿童剧的“成团”之路、
时间:1月19-21日
地点:南锣剧场
13大型童话木偶剧《白雪公主》
看点
世界名著《格林童话》改编,百年经典。创新演绎,真人+布袋木偶+偶型表演相结合。开放式舞台,融入“人偶同台”的创新理念。
打造梦幻童话王国。剧中美丽善良的公主,多彩浪漫的山谷,神秘的小木屋,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骑着白马的王子一一被还原。
全场多个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剧中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学会善良、勇敢、团结。
时间:1月20-21日
地点:中国木偶剧院
14《漫步巴黎》张艺与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看点
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著名指挥家张艺将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携手双玉钢琴二重奏以“漫步巴黎”为主题,呈现比才、普朗克、圣-桑等法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阿莱城的姑娘》第一与第二组曲、《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动物狂欢节》,灵动优雅的法式浪漫,让您在冬日的京城感受巴黎的灯火。
时间:1月19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152024国际钢琴系列:齐默尔曼钢琴独奏音乐会
看点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18岁时获得肖邦钢琴比赛一等奖,从此声名鹊起,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
他参演了2200余场音乐会,演出内容包括50首不同的钢琴协奏曲和诸多独奏乐曲。对肖邦作品的深入解读,使其成为无可争议的教科书级演绎。
1月17日,深受乐迷喜爱的“齐叔”将自带钢琴首度到访国家大剧院。
时间:1月17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16音乐剧《百年青春》
看点
以现代的艺术视角诠释百年前的青春展示中国百年印刷业的成长历程,弘扬北京历史文化,由点带面,用小人物的成长讲述时代的发展,以创新的音乐风格,打造音乐剧新形态。
扫码购票
时间:1月19-21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17多媒体装置剧《小台灯LUA》
看点
讲述了一个关于光与影的故事。在一座无影之城,每个人都害怕黑暗。人们总是开着灯,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活在亮光之下,影子们只好东躲西藏。直到有一天,一盏有着好奇心的小台灯Lua想看看黑暗中到底藏着什么。在鼓起勇气关上灯之后,Lua遇到了从未见到过的、让自己感到害怕和好奇又想要触碰的小影子,两个小朋友试探着向彼此靠近。
该剧使用物件装置和多媒体的形式,以诗意的方式讲述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被渐渐遗忘的事物,希望能让孩子们充满勇气,去发现黑暗中的美,在恐惧中发现美。
时间:1月19-21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18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
看点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湖北江夏人。1905年,谭鑫培在丰泰照相馆拍摄了黑白无声影片《定军山》,该片为第一部中国电影。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该剧将事件的主线放置在1902年慈禧和光绪帝“西幸”后重返北京,到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相继驾崩这一时间段中,主要通过谭鑫培在升平署承应期间与慈禧、光绪、李莲英等人所产生的交集,勾勒清朝末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通过他在宫里宫外、台上台下的人生境遇,反映出特殊时代里梨园人物的生活群像。
“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自由创新的精神和多样性的艺术呈现,为观众带来了新颖、丰富而令人难忘的戏剧体验,错综复杂的情感表达深化了剧作的主题和意义。”——王永丹(首都图书馆副研究员)
时间:1月16-17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