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国家文保示范区建设成果公布,景泰陵将预约开放

  • 2023-12-10 11:52:00
  •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累计投入资金295亿元,腾退土地456公顷,疏解人口8.3万人,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3年,完成了9大类、46项任务。昨天,海淀区委书记张革介绍,示范区开创了军地文物保护利用合作范例。位于军队营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泰陵——明朝第七代皇帝代宗朱祁钰陵寝已经修缮完工,即将向公众预约开放。

海淀三山五园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021年启动创建。海淀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价值内涵挖掘、空间秩序优化、功能特色延续、环境整治提升和生态系统织补,形成全域整体性保护新格局,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创建成果。

“制定实施了‘水清岸绿’行动计划,重塑地区山水形胜的整体格局,推动景观生态与历史文化有机交融。”张革说了一串数据佐证:生态化提升改造23.3公里河道,优化新增43公里慢行系统,改建13处公园,新增36公里绿道,缝合478.5公顷蓝绿空间……历史盛期水系格局基本重现。“通过保育绿脉、传承文脉、打通路脉,构建‘一道十三园’景观体系,历史人文、生态文明在海淀三山五园相得益彰。”

一项项成果,惠及市民。今年,清华园车站旧址开放,与颐和园益寿堂、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串联起来,打通“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成为“新中国成立”红色文化主题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博物馆、圆明园博物馆等相继开放,举办400余个展览,开展2000余场活动。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建成,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一起,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前沿发布、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文化新地标。

海淀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文物资源调查评估,将历史建筑、水文化遗产等纳入调查和统计范围。目前,该区有328处不可移动文物,新发现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点位15处。圆明园山形水系等遗址考古勘探持续推进,发掘面积达1.85万平方米。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