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样的博物馆吗?在这个博物馆里,你能了解3600年前的中国龙是如何演化的,面条是何时发现的,猪的起源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穿梭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也可以站在“甲板”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编钟是能敲的,机器是能帮人占卜的,陶器残片是可以触摸的,各种国宝级文物是可以印在纸上的。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馆藏了来自田野考古一线的6000余件展品。其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为主题,分为 “文明起源” “宅兹中国” “大国一统” “和融万方” “民族觉醒” 五个专题,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各个时期的文物文献。
馆内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展出众多国宝级文物,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场景,通过科技手段让考古成果走近大众。请跟随文旅君一起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无穷的魅力。
01
“仓储式陈列”展示国宝级文物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厅中部分展品被放置在如仓库般的小格子内,考古出土物则以遗址、遗迹为单位进行密集陈列,旁边还附上图解说明,这种陈列方式反映出博物馆的“仓储式陈列”特色。
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
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博物馆此次展出的众多国宝级文物引来众多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这件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陶人面像,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孔,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脸部丰颐,鼻梁挺直,展现了当时男性的面部形象。
这件朱书文字陶扁壶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内,距今4000多年。壶鼓腹部写着一个醒目的朱书汉字“文”,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另一面还写着一个字符,但目前尚不能识读。朱书文字陶扁壶的发现不仅表明中国文字的一脉相承,更体现了中华文明不曾中断、连续发展的特征。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这句诗经中的话在馆内收藏的绿松石龙形器中得到了印证。这是件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的绿松石龙。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硕大醒目的鼻头由绿松石组成,眼睛则是两块圆饼形的白玉,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虽然这不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最早的龙形象器物,但因其与后世中国龙的形象最为接近,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这两件绿松石铜牌饰出土于洛阳二里头遗址,是我国最早以宝石镶嵌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朝代——夏朝晚期都城所在地。其中出土于1987年的绿松石铜牌饰,是同类绿松石铜牌饰中工艺最为巧妙的一件,其牌饰主体为镂空铸造,几百片细小的绿松石片在无依托的情况下,历经3000多年而无一掉落。仔细观看,就能看到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眼睛的奇异神兽形象。
这件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的文物器身为一只站立状怪兽,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又像马又像鹿,但却又头生双角,腹有双翼,形状奇异可爱。
这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件器物,距今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文物形状像一个瓶,中间空心,顶部有一只立鸟形象,中部的羽毛状是对称装饰的,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有学者根据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预估这是与太阳崇拜有关的器物。
02
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的另一特色为“沉浸式体验”。博物馆采用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多种手段为观众还原古代历史场景,带领观众穿梭时空。
走进第一单元“文明起源”,石器时代展区的整个走廊被打造成岩石洞窟,两侧粗糙的岩石和头顶的星空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社会的野外夜晚,墙壁上还投放着智人形象,为观众展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形态变化。
在农业起源展区,水稻和谷子的模拟实景又把观众带到农田中,体会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继续向前走进甲骨文展区,观众可通过视频观看甲骨文演变,体验一次商人占卜过程,接着以俯视角度欣赏复刻的山西襄汾陶寺城遗址。
除此之外,场馆内设置了多项互动装置:伸伸手指就能翻阅雍正帝硃批内容;用编钟敲奏出一首喜爱的音乐;去文创店盖章打卡;在兰台邮局寄出一封古色古香的信.......观众在游览博物馆的同时,能够亲身参与、体验历史的痕迹。
数字化技术更是让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通过3D数据建模,文物可呈现在智慧屏幕上,只需轻触展柜玻璃,便能够全方位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细节、色彩。在“宅兹中国”板块,有一块可移动的智慧互动屏,屏幕可停留在观众喜爱的文物前,供观众放大、了解,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据介绍,未来中国考古博物馆还将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同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
中国考古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目前常设展面向公众持续开放中。
展馆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南门)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16:30
交通
地铁8号线、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