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山水文化游记之十三——“太行奇峡”邢台峡谷群

  • 2023-10-07 21:24:00
  • 北京户外网

在河北邢台西部山区,有很多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景观,其中最令游客所容易记住的景观就是峡谷了,峡谷以其自然鬼斧神工的气势所形成,而在众多的峡谷景观当中,有一处最为壮观的峡谷群,它就是邢台峡谷群,之所以称之为峡谷群,是因为它不单是一个简单的峡谷,而是由多条峡谷所组成的峡谷群,被誉为“太行奇峡”,它从自然景观到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不仅是河北重要的自然文化象征,而且在全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

邢台峡谷群又称太行奇峡群,位于邢台市信都区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

景区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的有8条之多,它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

峡谷群有三大景色:一是奇峡。谷底狭深、峡岸壁立、成群出现,构成了太行奇观;二是峻峰。

周围山峰都是几近90度的红崖绝壁,峰峦叠嶂,上下错落,形成了高低变化,犬牙交错的天际线;三是飞瀑。

黄巢岩下有一奇特而又壮观的瀑布,瀑布不是飞流直下,而由悬崖顶一深潭中翻腾而出,山泉奔流至此,钻入一石瓮,泉水在瓮中回旋而出,从数十米高的峭壁上飞溅而上。

峡谷群具有狭长、陡峻、深幽、赤红、集群五大特点,成为八百里太行山的一大奇观,被专家誉为“太行奇峡”。

奇峡群目前可游览的峡谷共五条,分别为长嘴峡、流水峡、黄巢峡、竹会峡和老人峡。

主要景观有50多处,如:神鹰石、龙潭飞瀑、白云人家、黄巢殿、跑马栈道、神井、一线天、擎天柱、双驼峰、五指山、情人峰、观天眼、双龟戏石、龙首崖、悬棺、云崖撒珠、雄师出山、小石林、兴隆寺、猿人头、双狮岩、浮雕、卧峡晴虹、济公观海等。峡谷群夏季暑期凉爽,七月平均气温24℃,有多种乔木,灌木和野生动物,深山植被繁茂,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峡谷群的岩石大多是红色,在地质学上称作石英砂岩,这里14亿年前是一个浅海环境,红色石英砂沉积后,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这种岩层,后经燕山造山运动,山体形成褶皱,又经千万年的流水切割、侵蚀,形成今天峡谷群奇特的地势地貌。

邢台峡谷群景区内有哪些景观呢?主要有:

【长嘴峡】 景区的第一条峡谷“长嘴峡”,俗称“一线天”,也叫贺坪峡,因前面的村名而得名。峡长800米,宽20米,两壁高70余米。

谷底奇石遍布,溪水长流,地势十分奇险。这里终年不见阳光,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长嘴峡中段有水库遗址,峡谷凹陷下去的山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1958年,在建水库大坝时我国采用前苏联专家的定向爆破技术炸成的,炸下一堆乱石后,苏联专家就不管了,在当时技术落后,资金困难,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人们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水库修了起来,并在壁上写下了“气死老龙王,愁死穿山甲”的豪言壮语,后来在1963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中被冲毁,所以很遗憾,只能看到水库的遗址。

【老人峡】 老人峡因峡谷山势平缓,非常适合老年人行走而得名。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进入林中树木遮天蔽日,凉爽异常,是一处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顺着脚下潺潺的流水继续往前走,就是景区三奇中的一奇:老龙潭瀑布。流水峡的千万年流水冲刷出数不清的太行年轮,在王帽峰下形成了深不可测的石瓮水潭。

山泉水奔流至此,从石瓮中回旋喷流而去,形成眼前的瀑布,在这里观赏,会有一种凉风袭人,似入仙境的感觉。

瀑布落差30余米,似一道白练从半山腰飞腾飘落,被风一吹,似千万朵玉兰,落到潭里,立刻化成一缕水雾。每逢雨季,水大瀑急,势如千军万马。

瀑布下端的水潭叫“老龙潭”,是由瀑布冲成的,深6米,水质清澈。待到严冬,瀑布结冰,由于流水的冲击,常常形成中间空外面结冰的巨大冰柱,远看像白色的冰山,近观却又散发着蓝光,令人叹为观止。

岩石风化崩塌残留下来的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壁,宽大平滑,恰似一个大屏幕,因此称它“天然大屏幕”,这个资源也会被利用起来,将来将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幅《黄巢布阵图》。

【流水峡】  流水峡长3000米,宽20米,高70米。峡中清水长流,鸟语花香,曲曲弯弯的陡壁上有众多的石崖、石龙、蜂窝状石洞,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在地质学上,这些大峡谷有一个名词叫“节理”,俗称“裂缝”,也就是在地壳的抬升过程中,这些裂缝经过数万年乃至亿年流水强烈下切,久而久之,形成此峡谷。

此峡比较宽阔,溪水常年不断,峡道弯曲,水随山转,是龙门川的水源,景区将在上游建个大水库,定时放水,进行水上漂流。

在流水峡中断上山的路上,从这里一路上去,便是形似帝王之盔的“王帽峰”,其寓意是黄巢有王者之气。在老龙潭瀑布所见到的“天然大屏幕”便在此山下。

邢台峡谷群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唐代末年,中原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在邢台太行山区留下很多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特别是在邢台和左权两县、河北与山西交界处山区更为广为流传,而邢台县的路罗镇又是这些传说故事的集中地区。据《邢台县地名志》记载,路罗镇有几处地名都和黄巢起义的故事相关联:

除信都区境内的村庄与黄巢有关外,在与信都区交界的山西和顺有相传因黄巢驻扎马队而得名“走马槽村”,黄巢养马的村庄得名“圈马坪”,南天池村,也是因黄巢在此饮过马而得名,在黄巢岩还有“走马栈道”。

一些的山石景点也与黄巢起义传说有很大的关联,在黄巢岩有在黄巢峡有一大石柱,高有二十多米,名叫“擎天柱”,而从另一个地方看,又像一头狮子在仰天吼叫,当地人又叫这个大石柱为“仰天吼”。

传说南天门外有一只狮子,屁股下坐着一只金蛤蟆。一天,玉帝路过南天门,金狮子起身叩拜,金蛤蟆趁机跳出南天门,下界转为黄巢,大闹天下,消息传到天宫,玉帝大怒,命金狮子下界擒拿。

金狮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此处找到了黄巢,便一时得意忘形,仰天大笑。但它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时,黄巢的军师卞律悄悄来到它身后,用道符将它定住了。

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黄巢起义的历史事实在当地有一定的生命力,这些故事也受到百姓的传唱。

在大峡谷及周围村庄里流传最广也是与黄巢义军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英谈的黄巢祭旗、点将台、二鬼偷油、刀剑岭等。

唐末时黄巢义军在邢台西山太行山一带活动的历史足迹和故事传说在太行山群众中间广为传播,邢台峡谷群成为黄巢及相关历史的重要见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给大峪谷景区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