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八趣”之“古·趣”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
通州因京杭大运河而闻名,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文脉蔚然。在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背景下,通州区深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围绕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有趣、好玩”的文旅精品线路,让城市副中心“既有名、更有趣”,把线上流量,变线下“留量”,让游客在城市副中心“留得下、玩得好”。
在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文旅通州”特别推出通州“八趣”系列报道,来城市副中心释放身心,行走在秋日的街头巷尾,领略大运河的文化魅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惬意的时刻,一起来解锁城市副中心的无限精彩吧!本期为您介绍通州“八趣”之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通州“古·趣”。
源远流长 经久不衰
通州区历史悠久,西汉初始建路县,历史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由此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与兴旺,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20世纪30年代,大运河通州段漕船运输的景象
通州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38处,特别是古城和古镇,有通州古城、路县故城、张家湾漕运古镇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历史厚重、古迹可寻、古韵十足。
通州建城均是因水而起,从最早的路县到后来的通州城、张家湾城,无一不是因河、因漕运而建城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清朝晚期,因漕运、漕仓、商市而形成了四员厅、帅府街、官园、后南仓等十余条街巷。如今,通州区内许多村庄的建立、命名和发展都与漕运相关。漕运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使得通州也随之发展起来。
通州古城
本期着重给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的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这里历史悠久,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别指:文庙(儒家学府)、紫清宫(道教宫观)、佑胜教寺(佛教寺庙)以及北周时期的燃灯塔。
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古代,来往船只能靠看燃灯塔,来指认通州城,从而抵达目的地。燃灯塔也因此成为通州的标志性建筑。明代“通州八景”之首的“古塔凌云”描绘的正是这样的情景。清代文人王维珍也曾留下诗句:“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诗中所说的塔就是指燃灯塔。
燃灯塔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建于北周时期,是通州古城的象征,也是大运河北端重要地理标志。
相传燃灯塔有“七绝”,其一当属燃灯塔风铃多,达2248枚;其二是神像多,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其三是塔刹顶端铜镜大,重近十斤;其四是此塔第十三层正南面当中灶门处所置诗碑位置高;其五是塔心柱长,原长约9.5米;其六是塔榆树,不仅高于其他塔上所长树的高度,且“生死多回”;其七是塔影曾垂映于数百米外运河中的奇景。
如今,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作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中重要承载地,远处与运河商务区的现代化楼宇交相辉映,古今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景区还运用了AI、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游客打造虚拟现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打造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路县故城
路县故城是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路县故城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护城河和城外遗存四部分。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2月到9月,通州区潞城镇共发掘出战国到清代的墓葬1092座,将通州的历史从隋唐大运河时期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目前正在建设的路县遗址博物馆和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兼具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文化传承和生态建设任务。根据城市副中心“一河三城”整体保护要求,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将被建设成历史研究与保护展示的窗口,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活力与内涵。
张家湾古城
张家湾古城是元代以后大运河商业最为繁华的码头城市,南来北往的物资在此集散,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历史底蕴十分厚重,历经600余年风雨,这座古城见证了运河万舟骈集、舳舻蔽日的盛景。
张家湾城墙遗址位于张湾村原村址南口两侧、萧太后运粮河北岸。古城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当时是为保卫漕河这一明廷经济命脉,且拱卫京师加强防备蒙古兵侵扰而抢筑。桥面青石仍保留有明显的车痕印记,成为过往历史的直观见证。
除此之外,《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张家湾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张家湾萧太后河两岸,张家湾红学走廊韵味十足,曹雪芹塑像矗立在萧太后河畔,雕塑由青锡铜铸造而成。
想了解更多的通州“古·趣”,通州区博物馆绝对是不能错过的打卡地,宝光寺铜钟、军粮经纪密符扇等等,这里承载了太多的通州历史,也见证着通州百年来沧桑变化。
通州南大街的十八个半截胡同,脱颖而出的熊家胡同,曾经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在饱受沧桑变革后,被收藏在壁挂的玻璃墙中,上面的斑驳体现出了通州民俗的文化特色。
到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的西海子公园拜谒李卓吾墓,了解明代思想家李贽六入通州并在通州终老的历史,感受他与马经纶的生死之交,品读他革故鼎新的精神。
通州区还有很多历史文物古迹,一条大运河贯穿南北,成就了辉煌古今的历史文化,想了解通州更多的“前世今生”吗?这个假期欢迎来通州打卡,邀您踏寻千年古迹,重温历史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