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网络四通八达,27条线路连接起北京市民的生活点滴,颜色愈加丰富的地铁线路图,各个站点其实也有着自己的故事,斑斓鱼群 | 马赛克风 | 剪纸壁画 ,地铁站里的惊喜比想象中更多,一起来看看吧。
- 游经梦幻鱼群 -
花庄站是1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位于通州,是终点站环球影城站的前一站,许多人或许都经过但未曾下车,与彩色梦幻鱼群擦身而过。
换乘扶梯的挑高空间中,几百只五颜六色的玻璃鲤鱼游过,仿佛经过了一股安静的水流,人也一起《鲤跃龙门》。
1号线作为中国首条地铁线路,于1969年10月1日通车,经过北京多区,大致呈东西走向,红色的标志色标记了很多人的青春,花庄站则是现代八通线上的站点,站内空旷通透,明亮大气。
- 远观千帆争渡 -
进出站口墙上的作品名为《古运新航》,描绘了《潞河督运图》中清代漕运的壮观场面,运河上漕艘挽运,千帆争渡,通州八里桥、通州运通桥和一艘漕运沙船,京杭大运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仿佛乘风而出。
还没出站就能看见几株樱花树,不论何时都能如沐春风,为新一天注入活力或洗去疲劳。
- 游戏童趣乐高 -
望京站为14及15号线的换乘站,是很多人日常通勤的必经之站,《城市系列123》给这北京城市网络中重要的一点,添上了鲜艳的一笔。
几幅作品位于换乘电梯处,以城市趣味生活回忆作为创作主题,乐高积木的拼接形式构画出都市童年回忆,画风轻松愉快,童趣满分。
整个站厅被温柔的水蓝色覆盖,墙壁和吊顶都颇有像素风的趣味,让人行走时好像马里奥般来获取金币,通关游戏啦!
- 感受慵懒清新 -
西钓鱼台站在十号线的西段,看似不起眼的站,也有趣味满分之处。
柳枝随风轻摆,一群南燕飞过,小猫好奇抬头或慵懒歇息,这幅作品名为《燕京之春》,“燕京”便是得名于这北京独有的候鸟,古老文化和环保主题通过清新构图得到结合。
有几只燕子等不及般飞出墙,这群雨燕和两只小猫位于西钓鱼台C口,经过的时候别忘了看看哦。
- 穿越城市科幻 -
亮马河作为出游的热门选择,不知道大家在亮马桥站是否注意过这只《飞鸟》。
这只飞鸟的创作主题是浪漫彩虹,结合代表科技和城市脉络的电路板造型,浓郁的学术和科技氛围得到展现。
整个站厅确实也如电路板般,黑白线条纵向延伸,仿佛走入某个科幻场景。
- 触摸粼粼波光 -
乘坐8号线时总会注意到金鱼胡同,如果在此下车,会发现站内和名字一样漂亮。
站厅在装修上延伸了北京中轴线的概念,大气、明亮、精致,每根柱子上都有波浪纹样装饰,简单却恰到好处的美观。
金鱼胡同少不了鱼的意向,整面墙上的鱼群图景叫做《连年有鱼》,锦鲤鱼群在池水中游动嬉戏,通过象征着祥瑞、喜庆的“鱼水”,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马赛克拼贴镶嵌工艺层次丰富、色彩绚丽,灵动流畅的鱼群在涟漪池水中游动,远看墙面波光粼粼,和谐优美。
- 走进北京记忆 -
8号线总有几站人流不停,南锣鼓巷是不可不提的,地上胡同文化吸引着人来人往,地下地铁站里国风艺术也无处不在。
"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琉璃封存了北京生活老物件,拼贴成老北京典型的人物形象剪影,《北京记忆》如此艺术化地展现与存留下来。
白色的剪纸风格展现了更多的老物件,风筝、鸟笼、风车……还有柱子角落的细节,上下电梯时抬头看看,更多的北京记忆涌现。
- 步入神秘之境 -
8号线继续往北两站,到达安德里北街,许多人可能没发现这里藏着一份《古都记忆》,东、西两黄寺经典而不同的建筑风格,通过石材和铜两种不同的材质,在时空上以现存的西黄寺空间布局为依据建造,两黄寺跨越时空的对应关系得到体现。
更让人记忆深刻的则是站内的整体设计,以紫色为主色调,搭配白色的马赛克遍布墙面,当上下左右全是紫色,仿佛进入一个神秘又梦幻的世界。
此次LOOK最美地铁站一日游已到达终点站,请旅客朋友们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开门请当心,注意脚下安全,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