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类之《五大道名人居》—袁世凯故居

  • 2023-09-15 14:51:00
  • 津日纪

PART01人物简介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北洋军阀首领。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是清末民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的经历很是特殊,使清朝结束,带有很浓的封建风格。到了民国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

PART02主要事件

袁世凯早年在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

1895年,在天津小站练“新建陆军”。1899年以出卖维新派,升任山东巡抚。1901年,由李鸿章推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主持训练新军。辛亥革命爆发后,为内阁总理大臣,后又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PART03与天津的故事

他修建了一座新火车站;确立了以中央大道——大经路为中心的规划格局,又命名了与大经路相交叉的东西向道路。这些道路均以“纬”字为名,在中国城市建设的规划史上,天津的这种道路规划和命名方法尚属首创。随后,袁世凯在天津开设巡警局,天津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变,于是清政府下令各地效仿。至此,在袁世凯的超前意识中,使中国近代警察治安管理制度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后来,袁世凯又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女子医院和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第二家官办金融机构——天津官银号。当年天津的普通人家能用上电灯也受益于袁世凯。1904年,中国与比利时两方代表在天津签订《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同》,由袁世凯批准生效。从此,天津寻常百姓的家里亮起了电灯。

1914年,袁世凯还成立了天津造币总厂,开始铸造金币、银币、铜币,该厂也成为了管辖全国各省造币分厂并按统一规格造币的机构。

天津各种风格的小洋楼建筑多达千幢,“袁氏宅邸”在林林总总的小洋楼中又有与众不同之处。宅邸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身托起的又高又陡的双坡顶,以及在屋顶上建造的那座采光亭。这种造型简洁活泼,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在德国建筑风格中进行演化。小楼内部结构包含了许多中世纪遗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PART04故居景象及构成

袁世凯故居。位于天津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原为奥地利租界),紧临海河。袁世凯1901年就任治理总督兼北洋大臣,移居天津。在直隶总督任上,袁世凯在天津创建警察制度、按西方模式设立银行、鼓励创办实业。清光绪年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家眷也定居天津,在法租界大营门建起一处深宅大院,有六幢大楼。

这座坐落在海河东路与民主路交口的德式小洋楼直到1918年才竣工。然而袁世凯并没有真正住过这幢豪华宅邸。只是袁世凯的家人住进来。因此,对这幢小洋楼的称呼更准确的应该是“袁氏宅邸”。人们习惯上还是以“袁世凯故居”称呼这所住宅。

旧宅在历经沧桑岁月之后,它已经成为海河之畔独特的人文景观。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是为中国唯一的尼德兰式风格古建筑,并有中国神秘的风水学说。坐落在海河岸边,见证天津百年近代史,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因此“袁氏宅邸”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袁氏宅邸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师设计师设计,为一座欧洲古典式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袁氏宅邸分为主楼和次楼。宅邸楼内的设计也颇费心机,特别设有隐身处和脱身处。隐身处上可至楼顶,下可至地下室,如果关上门又难以发现踪迹。脱身处设在3楼的凉亭,从这里可达后花园。主楼平面布局呈L形,入口处的4层八角形塔楼极其精美,高耸的红瓦陡坡屋顶上矗立着采光亭,通透鲜明。

袁世凯宅邸的2至3层之间建有八角形的房屋,透过每扇窗户均可见海河流水。传说如此设计以取吉祥,因为水在民俗观念中是财的象征,无论海河水涨水落,河水总能流向屋中,代表财运鸿通。

PART05游玩攻略

目前袁世凯故居内部已成首府酒楼,酒楼营业时间11:00-22:00。

电话:022-24462226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

交通方式:地铁六号线、二号线、建国道下或乘坐公交838路、641路、901路民主道下。

PART06小编总结

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中,天津发生了很多很多的历史事件。许多的各界名人都寓居在此。现在这些寓居就成了今天天津文化的基底。袁世凯在天津修建了新火车站、并以经纬来命名道路的名字,创建了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成立了天津造币总厂。对于天津来说,他本人为天津做了一定的贡献。如今一百年已然过去;时过境迁,随着天津这座城市的发展,当时袁世凯治理天津的印记已然不复存在,但现在位于海河边上袁世凯的故居却完好的保存下来。如今,无论本地还是外地游客,当走到此处,都会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欣赏一下“总统”曾住过的“总统行宫”。

最后,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关于天津的过往!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