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级市—“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的发生地;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2023-09-12 21:0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现今保定市行政区域的这片土地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望都、唐县和顺平一带有关于尧帝和舜帝的众多传说和遗迹,徐水西部更是相传为黄帝合符所在地,易县千年古县燕下都,涿州桃园结义地,高阳、博野、安国等许多县都是千年古县。然而,在元朝之前,现今保定这片区域要么属于同一个更大规模的行政区划,比如汉朝的冀州、幽州和金朝河北西路,要么分属不同的州郡,唐宋以来基本上分属定州、易州、莫州、瀛洲以及后来的保州、涿州、雄州、蠡州等。

在元朝,这片土地才形成一个统一的独立的行政区划。1271年,元朝正式建立且定都大都,自此距离大都西南三百华里的保州城便成了都南屏障,成为保卫京师的南大门,也是自西南和南方陆路进入京师的必经之地,城市地位显著提升。四年后,1275年,于保州城设保定路,下辖周边十多个州县,基本形成了今日保定市的范围。

这也是“保定”这个名字第一次被用来称呼这片土地和这座城池。虽然,现在普遍认为保定名称来源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但是这也可能是取“保州”和“定州”两地首字缩合而来。毕竟,我国地名命名中有不少是用两地地名首字而来的,比如江苏省就源自江宁府和苏州府两地的首字,安徽省源自安庆府和徽州府两地首字,河北隆尧县就是取原隆平县和尧山县两县首字,河南兰考县也是用的原兰封县和考城县两地首字。但是,在元代时,虽然原来定州的辖县很多归入保定路,但是定州并不是保定路辖地。不管是何种命名缘由,保定这个名称都是富有美好祝愿的,也从此保定成为了这片大地的统一命名。

元代,除阜平、涞源、涿州、定州四地(其中阜平、定州(安喜)属真定路,涞源(飞狐)属上都路,涿州属大都路)其余现今各县市全部为保定路辖地,而且还包括行唐、深泽、束鹿(今辛集市)两地。当时的地名基本与今天相同,不过也有例外,庆都县为今望都县,完州就是今天的顺平县,遂州就是今天徐水西部,安州是今天安新西部,新城搬迁县城后改名高碑店市。明代,改保定路为保定府,辖县基本与元代保定路相同,但是不再领有曲阳、行唐两地,深泽、束鹿依然在保定府辖地内。曲阳、阜平、定州三地属真定府,涿州属顺天府,涞源(广昌)属山西大同府。

1949年,设置保定专区,辖今保定北部、中部十几县。1954年,定县专区撤销,原定州专区定县、曲阳、阜平、安国、博野、蠡县等划归保定专区。从此,形成保定二十二县格局。后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地市合并,最终形成今日保定市行政区划。

基本状况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又名靴城,河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东接廊坊市,东南邻廊坊市及沧州市,南界衡水市,西南连石家庄市,西靠山西省,西北与山西省及张家口市交界,北邻北京市,东北与廊坊市毗邻。与京津成三足鼎立之势,为雄安新区战略腹地。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不含雄安新区及定州为1.93万平方千米)。[47]2021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919.5万人(不含定州市、容城县、安新县、雄县、高阳县龙化乡)。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清代,保定为直隶总督驻地。截至2021年10月,保定市行政区域内共有24个县级行政区,它们分别是竞秀、莲池、满城、清苑、徐水5个市辖区,涞水、阜平、定兴、唐、高阳、容城、涞源、望都、安新、易、曲阳、蠡、顺平、博野、雄15个县,以及涿州、定州、安国、高碑店4个县级市,共计24个县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区域内划分县级行政区最多的地级行政区。

2021年,保定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725.0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2.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0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960.1亿元,增长8.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40403元,比上年增长7.4%。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其中赞扬的,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位英雄。他们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撤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

1941年,侵华日军加紧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调集7万余人发动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狼牙山地区扑来。9月23日中午时分,日、伪军已集聚在狼牙山下。当时,留在狼牙山的有易县、定兴、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和群众三四万人。为了掩护这些机关人员和群众转移,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一团利用天险地形,守住阵地,而后伺机突围。

机关和群众转移后,一团七连被派留下阻击敌人,掩护团主力部队撤离。24日中午,分区司令部和团主力安全完成转移。当天深夜,七连连长和指导员带着队伍向外撤离,并命令六班占领西山口,吸引敌人火力,继续掩护作战。

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隐藏在棋盘陀最险要的两个据点,时刻准备阻击敌人。25日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向狼牙山发起进攻。六班的两挺机枪吸引了敌人的注意,他们误以为山上是我军的主力部队,从而更加火力全开。

六班5名战士英勇战斗,在打退了敌人的4次猛烈冲锋后,开始后撤。棋盘陀有一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往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另一条通往棋盘陀的顶峰,但那是条1面陡坡3面悬崖的绝路。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转移路线,5名战士毅然选择撤向棋盘陀顶峰,敌人则在身后穷追不舍。

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战士们同敌人在山顶激战5小时。就在寡不敌众、难以支撑的危急关头,5位壮士将所带枪支销毁后,纵身跳下了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2人跳崖后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后被当地道观的一位道士救下。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举动,很快在边区传开。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决定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授予其“勇敢顽强”奖章。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称赞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5位壮士的最高评价,他们的英名也将永留史册。

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2015年9月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京宣布将重拍《狼牙山五壮士》,将启用高科技航拍特技、数字和3D技术,把影片拍成更适合现代观众和青少年口味的经典之作。

旅游景点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狼牙山揽红色教育与绿色旅游于一身,及爱国主义教育、山岳风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优势于一体,独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览之地。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新落成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

鱼谷洞

鱼谷洞位于野三坡风景区中部,鱼谷洞是以奇泉、怪洞为主体的风景区。在紫石口村2公里处的小西河东岸,那里有一口泉,亦称“鱼谷洞泉”。泉水清澈,长流不息,平均0.42m3/s,因每年谷雨节前后从泉口向外涌鱼而出名,一般在天黑以后,成群结队的鱼向泉外涌出,那时当地的渔民便会拿着竹筐去“鱼谷洞泉”喷鱼的地方接鱼。

鱼谷洞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传奇般的古清泉,此泉甘冽清凉,它以每年谷雨季节前后向外喷鱼而被列为世界奇闻,是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涌水量为每秒0.42立方米,喷鱼最多时达2000余斤,每尾最重约六七两。黑脊白肚、肉味鲜美、鱼骨坚硬,当地人称它为“石口鱼”其实它的学名叫做“多鳞铲颌鱼”。每年喷鱼季节当地老乡便会背筐携篓来捕捞。此时的鱼谷洞泉会变的热闹非凡,其因有二:一是它不仅有着奇特的喷鱼景观;二是富含有益人体的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又没有任何污染。

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环保生态示范区,中华世界语旅游基地。野三坡由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鱼谷洞奇泉怪洞游览区等景区构成,分布着百余个景点;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其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是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裕华西路,原为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首脑的办公处所,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整的清代省级衙署。以后一直到宣统年间,这里一直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任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影响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其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保定古莲花池

保定古莲花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区中心,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原为金末元初著名军事将领张柔的居所。保定古莲花池,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浓重的历史积淀,为中国十大园林之一。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莲池区,是保定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

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白石山十瀑峡

白石山十瀑峡中溪水流淌4000米,穿行于山石之间,十瀑连叠不断,瀑上有潭,潭泄成瀑,瀑布水花飞溅。飞龙瀑落差48米,瀑面宽3米,如银河倒挂,声宏如雷,气势雄伟双龙瀑分两级跌下,落差60米,落差大。干旱时,水流细,显的非常秀气;丰水期,银帘高悬,景色诱人。连叠不断的瀑布溪水,在绿色苍郁的植被衬托下,更显出生机勃勃,使游人流连忘返。“鱼鳞坡”为花岗岩的节理,在风化时呈层形剥落,形似鱼鳞,谷中溪水漫流,晶莹诱人。游览用时:约3-4小时 交通:距县城15公里,可乘旅游车或县城汽车站乘途经十瀑峡的班车。

涞源白石山

涞源,涞水之源。在涞源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大山,那就是白石山。白石山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山体高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登临其顶可以远眺狼牙山和五台山。

白石山景观齐全,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佛光、长城、庙观等景观于一体,地貌奇特,结构复杂,极具观赏游览价值。白石山是我国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被认为是神仙的居所。因为夏季出现云雾机会较多,经常有"佛光"出现。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等有关部门论证,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中。

白石山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云岩盖层形成于10亿年前的海洋环境;地壳运动使这块白云质大理岩产生了两组以上的垂直节理,在后来亿万年漫长的岁月里,风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断扩大,岩层变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伫立在稳固的花岗岩基座上,使得这些又奇又险的峰林在不断的地质运动中能够被保留下来。

白石山最壮观的景致,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称。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我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的类型。景区的精华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围群山数百米,几乎在涞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她。白石山高大的山体,奇峰林立,巨壑纵横,断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少有曲线,堪称山岳景观中奇与险的代表。中国泛旅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考察白石山后这样评价:"白石山北山南象,平朴中见诡异,雄奇中见秀丽。"黄山公司总经理看完白石山的峰林、森林后认为,"品位极高,独具特色,不可替代,极具开发价值。"许多旅游专家评价白石山:"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因白石山其形其韵酷似黄山,故被游人称为"北方黄山"。峰林奇观,深藏在绝壁环绕的峡谷之中,路径艰险。多少年来,人们只能遥望她的高大雄奇,很难接近感受她的壮美。2000年,这里铺设了一条长7000多米,由7000多级台阶及栈道、隧道、索桥组成的步游路,可将游客带入白石山的精华部分。

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12%,有鬼箭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被多呈垂直分布,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的大片红桦林,树干深红,挺拔修长,翠盖遮天,如红妆出浴,极具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锦鸡、山兔等在这里出没。

十瀑峡是花岗岩构造的一条大峡谷,清澈的泉水从海拔1300米处的龙虎泉涌出,溪流跌宕,流连为潭,跳跃为瀑,常年流水不息。落差50多米的"双龙瀑",第一叠落入潭中,折转90度再次跌落,姿态别致优美,为瀑布中的上品。"飞龙潭"瀑面开阔,散落飘洒,飞珠溅玉。"无声瀑"溪水从石板上滑落,如绸缎一般,亦动亦静,无声无息。十瀑峡花岗岩地貌与瀑布流水,构成了"泉、瀑、石、松"于一体的绚丽景观。山高水急的十瀑峡历来为游人青睐。

山北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石山长城,是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之一,毛感知切筑的墙体显现着岁月的沧桑。拒马源泉群面积达6平方公里,泉水淙淙,白杨绿地,山水相映,环境清幽,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涞源县境内泉源多,水量大,已知泉眼102处,流量大于2升/秒的就有30余处,在全国许多名泉相继干涸之际,拒马源泉仍旧汩汩翻涌,是名副其实的泉城,泉中有城,城中有泉,因此可称县级泉城的精品和绝品。拒马源泉的水温基本与外界温差大而雾气蒸腾。因此拒马河是我国北方最长的不结冰的河。

白石山下部花岗岩峡谷中的溪流飞瀑、北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及涞源县城中的泉群,一并被划入了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范围。白石山在战国时期,一山分燕赵,在宋辽对峙时期,一山分两国。如今登上白石山巅,北俯田畴,东瞰狼牙(山),南览群峰,西望五台(山),似置身天外仙境,会由衷地生发出"祖国山河无限美"的感慨。2014年,白石山更是开放了海拔最高,全长95米的全透明的玻璃栈道。玻璃栈道相当刺激,让很多游客愿意冒险去尝试,很多游客都被吓哭,爱好冒险和挑战的朋友不妨去一试,练练自己的胆子。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98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间185年。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

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有宫殿1000余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余座。清西陵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妃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官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清西陵众多建筑有彩画与雕刻,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雕刻以龙凤最多。整个建筑群反映出清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风格。

1961年,清西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2019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清西陵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平台龙居瀑布旅游区

大平台龙居瀑布旅游区位于保定西45公里处的玉皇坨风景区内。玉皇坨风景区由百草谷、龙居生态沟、白沙峡谷三条生态沟组成,形成了龙居瀑布群、百草养生谷等多个特色景点。龙居瀑布全长2.7公里,分为九个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最高瀑布落差达43米。奇观各异的九个瀑布飞流直下,造就了此间亿年青石盆和巨佛化石等胜景。百草谷幽深险奇,植被繁茂,谷中草药遍地、果树满山、水流潺潺、清爽宜人,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大平台”是山中平台,海拔高度700米,远远高于周边几十里的山峰,地下水非常充足,丰沛的水资源,使大平台的古井终年不竭,大平台绿意盎然,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树的绿色,花的芳香,养育了近百种鸟类。丛林和山洞中的野兔、狐狸、黄鼬、松鼠等小动物也有几十种。

大平台具有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等多种岩体,孕育出不同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将军石、南天门、瀑布沟、石盆、千尺崖等众多天然景观。最独具特色的便是天然形成的九大瀑布群,九条瀑布、九种文化、九大效果、九种别样心情、堪具北方一大独特景观。每逢雨季,高山瀑布便呈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胜景,雨后起雾,云海翻腾,雾海茫茫,浩浩渺渺,犹如九天仙界。

红色旅游景点

冉庄地道战遗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2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保定军校纪念馆

保定军校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郊的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前身是1902年开办的保定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军官学堂,1912年始称保定军校,它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到1923年8月停办,军校共培养了一万一千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500多名,其中包括蒋介石、白崇禧、叶挺、张治中、傅作义等中国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全胜峡

全胜峡,因全胜庄大峡谷而得名。传说丘处机曾在青虚山修全真教住此,故名全真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来此“扫荡”,八路军打败日军,取得胜利,然后改为全胜庄。

白洋淀

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成立了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白洋淀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古代许多帝王曾到此避暑、水猎,留有四处行宫和大量历史传说。如有一淀称为“捞王淀”,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落水被渔民救起的地方。有关部门还在白洋淀建有康熙水围行宫、大型游泳场、水上体育乐园、野生动物观赏区景点,并将辟几个具有民俗风情的村庄,供游人参观。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40华里处。它距北京28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距保定140公里,距佛教胜地五台山70公里,处在阜平、石家庄、定州、忻州和保定的交汇点上,交通十分便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曾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家寨晋察冀边区机关旧址

史家寨村位于阜平县城东北20公里处。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和冀晋区(后改为北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分布在史家寨及其附近村庄山坡上的一排排窑洞,便是当年边区机关的旧址。从雷堡村至史家寨大东沟,东西8里,从红土山村至史家寨村下漕沟,南北6里,方园近50平方华里地带中的史家寨、雷堡、庙儿台、家北、槐树庄、红土山6个村庄中的大小17道山沟里,共挖有石窑洞400多个,建土坯楦窑100多个。1983年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窑洞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蠡暴动纪念馆

高蠡暴动纪念馆座落在高阳县城东南15公里西演镇北辛庄村南,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阳县位于冀中平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本世纪30年代初的高阳、蠡县地区,正处在社会大动荡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地主、资本家的盘剥,加上天灾,使广大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32年8月27日,高阳、蠡县一带的农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属特委的直接领导下,掀起了一场震撼华北、影响全国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

暴动队伍从蠡县的宋家庄至高阳县的北辛庄间,途经20多个村庄,打击武装,解救贫苦百姓,所到之处劳苦大众纷纷响应和支持。暴动队伍攻占了北辛庄后,经过整编,正式成立了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有3000余人,长短枪120支,并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极大地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这次暴动,表现出高蠡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暴动中,先后有47名同志牺牲,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被人民广为传颂。作家梁斌所著《红旗谱》对暴动进行了详尽介绍。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位于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1944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五),八路军某部24团三连200多名战士,奉命在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截击装备精良的2000余名北进的日伪军。在击退日伪军数十次进攻、打死打伤600余名敌人之后,1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很多都是蠡县人,年龄最小的段国安牺牲时年仅15岁。此役的惨烈程度在冀中抗战史上实属罕见,烈士们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晋察冀烈士陵园

晋察冀烈士陵园位于唐县军城镇南关村。所处位置相传宋代名将杨六郎阅兵教场。总占地面积67亩,这里背靠高耸的古城遗址,东临古老的通天河,四周群山环绕,园内绿树掩映,墓碑林立,风景异常秀美。晋察冀烈士陵园原为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公墓,始建于1940年2月,那时战火纷飞,物资缺乏,敌人骚扰,边区军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可是1941年却两次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炸毁了纪念塔等主要建筑,1942年边区军民又利用间隙进行修复。

建国后党和政府又拨专款多次组织修缮和扩建,使陵园结构完整,建筑协调,墓林相间,相得益彰,定名为晋察冀烈士陵园。陵园坐西朝东,以中间的白求恩墓为中轴线,南侧是柯隶华墓,北侧是琼尤恩墓,拾线而上的是烈士公墓和晋察冀边区抗战烈士纪念塔遗址。晋察冀烈士陵园是一处埋葬忠骨的圣地,也是人们祭奠英灵的场所,前来祭扫,拜谒和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络绎不绝。白求恩、柯棣华的亲属和加拿大、印度、美国、朝鲜、日本等国友人常来这里凭吊和参观游览。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陵园故地重游,198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前来陵园观瞻并植树纪念。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

建馆以来,来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王鹤寿、刘澜涛、杨成武、吕正操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与唐县县城连为一体,可在县城食宿。城内有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走京广铁路或京深高速公路在望都出口下,从望都县城西行到唐县县城右转即是。也可从保定沿保阜(保定至阜平)公路到唐县县城。

美食文化

驴肉火烧是源自河北保定、沧州一带的传统小吃,也是河北名吃前十名排行榜之一,保定的驴肉火烧是圆形的,而沧州的是长方形的,味道都十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牛肉罩饼也是河北保定的特色名吃之一,其历史悠久,约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将烙好的饼切片,再放入牛肉,浇上熬好的牛肉汤即可,香气扑鼻,味道鲜美。

白运章包子是河北保定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之一,包子皮是以优质面粉烫面制成的,馅是以肥瘦相间的新鲜牛肉和时令蔬菜辅以各种调料和佐料制作的,做成的包子皮薄馅足,味道十分可口。

定州焖子是源自河北保定定州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以猪肉、红薯淀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吃起来香滑可口,不肥不腻,是当代人招待客人时桌上必备的一道菜。

曲阳烧饼是源自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特色名点,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曲阳烧饼做法讲究,因是用火炉烧缸制作的,所以也被称为缸炉烧饼,吃起来十分香酥可口。

督亢面是源自河北保定涿州的传统名吃,面的外形和“猫耳面”非常相似,吃起来十分香滑可口,据说荆轲刺秦王之前,就是在涿州吃了督亢面之后才奔赴易县的。

焦烙炸也是涿州著名的传统小吃,是将绿豆面做成的煎饼切成寸条块后放入油锅炸制金黄捞出后,再加入各种调料在锅中翻炒即可,吃起来外酥里嫩,非常美味可口。

涞源粘糕是保定的一道特色糕点小吃,是以涞源黄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吃起来香甜软糯,非常可口,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