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羊峪
白羊峪位于迁安市大崔庄镇,距清东陵ª和山海关“百里之遥,且有京秦、大秦、通坨铁路,京沈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内白羊峪长城为战国时燕国所建,明朝时修复加固,其中城楼21座,保存完好的长城4552米。这里的大理石长城长约1.5公里,高10米,宽5米,城底敌楼基础多为大理石,万里关山十分罕见,是长城的精髓所在。白羊关被誉为“天下第二关”。
白羊峪山雄水美,融江南秀色、北国风光于一体,相映交辉。二十八景星罗棋布,步步有景,景景宜人。有“列岫联珠、西山灵雾、凌岩古井、仙洞石床、旱龟断流、九龙戏珠、三阳开泰、石猴攀壁、七松登高、凤落梧桐”等古迹胜景。
2、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玉田县蛮子营村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清道光年间极为鼎盛。净觉寺是唐山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寺庙群体建筑,素有“京东第一寺”之美誉。寺内共有门殿、正殿、后殿、钟楼、鼓楼、碑楼、配殿、碑亭等建筑81间,有石狮、大钟、“净觉寺”匾额、建筑图纸等珍贵文物。这里碑文书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净觉寺的建筑艺术具备明清两代风格,融入宫廷与民间的两种特色。在这里既可以欣赏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也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相生共荣。每年正月十八迎春庙会香客如潮,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3、景忠山
宗教胜地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境内,海拔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东佛阁等大小景点30余处。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佛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4、喜峰口长城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询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喜峰口长城位于潘家口水库库区内,因历史久远但从未进行人工修复保存完好而闻名。其主体已淹没水下,水下部分墙体隐约可见,是万里长城独有的一处景观。
5、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位于唐山市丰润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41年1月25日,侵华日军在潘家峪进行疯狂野蛮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惨案。至今保存有六处惨案遗址,10处抗日遗址。
1994年潘家峪惨案遗址被河北省政府确立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投资重建了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整个建筑为灰白色的二层楼房,朴实大方,庄严肃穆。纪念馆内用图片、文字、文物及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展示了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史和惨案发生的全过程。内部有序厅、主厅、尾厅和音像放映厅。馆内现有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4件。
6、青山关
青山关旅游区位于迁西县上营乡,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迁西115公里的古长城中,青山关长城保存最完好、最能体现长城文化精华。这里不仅有72券楼,月亮城、监狱楼等独具特色的长城敌楼,还有万里长城青山关长城古堡是景区的主体景观,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关城设南北两门,南为正门,从长城上俯视此城,南北略扁,了官衙、兵营、庙宇、茶馆、酒肆、民居等民俗古建,被专家称为“万里长城中最精致的长城古堡”
8、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纪念馆主要参观内容包括: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李大钊纪念碑林、李大钊廉洁风范专题展览、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党史教育基地,多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精神文明单位,李大钊纪念馆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9、万佛园
万佛园毗邻清东陵,景区占地400多亩,依山傍水,引籍自然山势而建,集佛、道、儒文化于一身,突出佛教文化特色,通过雕刻、铜铸、壁画、彩绘等不同艺术形式展现的佛像近百万尊,故名万佛园。
园内供有释迦牟尼第二大弟子阿难尊者舍利、世界罕见的翡翠观音、鎏金三世佛等无价之宝;全国最大的十二生肖石像群、铜铸十八罗汉、地藏菩萨比丘像、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图大型汉白玉壁雕,惟妙惟肖,四件作品的设计小样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艺术珍品馆藏。此外,还拥有孝经碑、风水球、金宝塔、善逝八塔、天津大悲禅院塔院、放生池、四大天王、二十四孝铜铸像群等十余处极具观赏价值的景点。
10、研山风景区
研山风景区岩石裸露形如卧虎,有“研山虎踞”之称,气势可观,名列古滦州八大景观之首。山上坐落辽代文峰塔与碧霞元君祠,成为冀东文化最高象征。
据史料记载,公元947年左右,辽世宗始建文峰塔,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塔共13层8面,塔高20米,为砖结构,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为条石砌筑的须弥座,塔身由青砖砌筑,塔为实心,每层8角均有悬铃,巍巍壮观。南面石刻“文峰塔”,北刻“射斗牛”,东刻“凌云梯”,西刻“冲霄汉”。文峰塔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被震塌,2010年重建后的文峰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仿辽塔,塔高32.67米。
碧霞元君祠建在研山文峰塔的西侧,相传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俗称娘娘庙、娘娘宫,据史料记载,碧霞元君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百姓求子、祈福的地方,正殿三间,中间供奉碧霞元君,左右供奉送子娘娘和天花娘娘,同时坐南朝北有倒坐观音。碧霞元君祠于1941年战乱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毁坏,重建的碧露元君祠为一层,东西两侧建有偏房和钟鼓楼,建筑面积约占地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