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响堂山石窟,最初于公元500-577年开凿。隋朝、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都有增凿。洞穴都是在响堂山最优质的石岩中,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洞穴很深,人们在洞穴中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现存有石窟16个、摩崖造像450多尊,大小造像5000多尊,以及大量的经文、题记等。响堂石窟分为南北两个石窟,俗称响堂寺南北壁。
南响堂石窟景区现有大小石窟7个,分为上下两层,上层5层,下层2层,自下而上分别有华严洞、般若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规模最大的是华严洞,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内室南壁正中上部为阿弥陀佛净土图大浮雕,南面中央柱子上刻有释加说法和佛本生故事浮雕。洞内三面宝坛上各龛都雕有一佛两弟子。
北响堂石窟共有9个洞穴,分别是: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在这些洞穴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