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手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孙静

  • 2023-08-22 16:51:00
  • 河北文化旅游

孙静,市级非遗项目“中国结手编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指间红线结万缕千丝,寄相思。”这是形容中国绳结艺术的一句话。绳结,把不同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与其他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形成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孙静从小喜欢编织。工作后,她买了很多书籍摸索学习,还曾到有着中国最大中国结市场的浙江义乌学习了一段时间。在习得书上的几十种编法后,逐渐萌生要做手编工艺的想法。“最基础的是平结,还有鱼骨结、蛇结、花纹结等多种。”说起绳结孙静滔滔不绝,她说,用心编织时心里特别安静,把一根根线变成一个个有温度的作品,是传承和发展绳结艺术的最大乐趣。          

2015年,退休后的孙静和丈夫租下房子,将这里改造成展馆和工作室。平时她会组织很多活动,也会邀请学生来参加。每年夏季,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参观、学习。几年前,孙静还曾受到吉林大学邀请,教授外国留学生绳结技术。          

“中国结讲究一根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部对称,方方正正,像极了我们中国人:做人堂堂正正。”孙静说,在编织绳结中,最重要的是把每一个结扣都用力勒紧,这样环环相扣,最后的成品才会更美。每一个绳结都包含着她独特的祝福,比如建党100周年时,她就设计了两米长的大挂饰,上下装饰着玫瑰花,还编织了党旗党徽,把对党最诚挚的祝福融入中国结中。         

被评为非遗传承人后,孙静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积极参加非遗传承展示、体验研学活动,利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高校、非遗下乡的机会,为群众、小学生传授、讲解中国结的技能与知识,让更多喜欢手工、传统文化的人去接触、了解非遗文化。她还根据时下最火热的元素,设计出多种新花样,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并爱上这份传统手工艺。

丈夫陈先生特别支持孙静,也会动手编织各种作品,“妇唱夫随”,让孙静很开心。经常有游客进了门不想走,跟孙静探讨技艺,能聊上半天。也有人一来就买十几件作品,还有人定制特殊作品,孙静都会用心制作,让对方满意。她的作品多次获得秦皇岛旅游大赛优秀奖,2019年获得秦皇岛“巧娘”妇女手工艺品大赛金奖,还曾入选河北省非遗展览馆。          

孙静说,“中国结对下一代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能让中国结在我们这一代断档,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