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非遗项目省级非遗——寺庙音乐

  • 2023-08-15 18:26:00
  • 涉县文化馆

所属类别:民间音乐

批次:第一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涉县寺庙音乐是我国佛教音乐的一个分支。佛教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佛教宗教仪式活动中的“法事音乐”。佛教音乐除其本身成分外,还吸纳了古代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2006年入选第一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寺庙音乐自形成以来,传入涉县已达千年之久,且曲目较多,保存至今完整。现存古谱四本,曲目270首,从演奏方面分为二大类——打击乐、吹奏乐。从曲目用途方面分为三大类——奏驾、堂口、殡葬。演奏所用乐器三大类——气鸣乐器三种(锡管、笙、横笛),膜鸣乐器二种(大鼓、小鼓),体鸣乐器七种(云锣、铙、钹、钗、铛、罄、木鱼),乐队人数最少十人,以偶数递增,最多二十四人组成。涉县寺庙音乐现存270首曲谱中打击乐谱80首,吹奏乐谱190首。曲谱用途第一类为奏驾乐谱,这类作品用于迎佛、祭祀、送佛仪式活动。曲谱用途第二类为堂口乐谱,堂口乐谱主要用于在寺院内祭祀佛菩萨仪式活动,演奏“黄金铺地”、“义之真人”等乐曲。曲谱用途第三类为殡葬乐谱,殡葬乐谱用于殡葬仪式活动,演奏“灵前用”、“七月来”、“戒食”等乐曲。演奏的乐曲又分为文武二类,文佛菩萨奏“混坛”等曲,武佛菩萨奏“刀兵计”等曲。

涉县寺庙音乐的乐器三大类十二种,主乐器锡管为自制,音色厚重清亮高远。晚上在山区吹奏音传十里路,悠远悦耳动听。其它打击乐器音调也非常特殊,让人感觉难得闻此韵,只应天上才能有的妙境。在民国前,由于寺院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它的乐器齐全,乐曲丰富,传承正常。在建国后虽然寺中和尚都已还俗,但他们在寺中的正规学习、训练,其技艺水平都比较高。涉县寺庙音乐,现有传承人为涉县龙泉寺还俗僧人法安大师之三子侯俊堂,能配合演奏者也仅有10人。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