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00年的稀世国宝 · 重新开放

  • 2023-08-06 16:50:00
  • TimeOut北京

与故宫同步兴建的先农坛,展出着被誉为稀世国宝的藻井,有着重檐悬山顶的宰牲亭首次展出。

北京宝藏级打卡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历时半年,重新开放。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先农坛,原名「山川坛」,与故宫同步兴建的两大郊坛之一,曾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

1990年在此成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保存展出着珍品国宝,是低调小众却值得一看的宝藏博物馆。

7月18日,历时半年多的修缮,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终于重新开放。

对先农坛祭坛区域进行了原状陈设复原,恢复其历史风貌,宰牲亭院落更是首次开放参观。一座完整的明代皇家坛庙建筑群逐渐恢复其宏大的英姿,成为北京难得的历史遗存。

PART 01「 镇馆之宝 · 来看600年前的星空 」

被誉为「稀世国宝」的北京隆福寺藻井,1976年地震后,由隆福寺被转移至此,珍藏于气势恢宏的太岁殿内,隆福寺藻井上下共分六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细雕云纹图案。

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图,存星1400颗,据传此图是参照唐代一幅星象图绘制,下层布有天上宫阙和星宿神像,仙人或怒目圆瞪,或颔首微笑,整座藻井美轮美奂、精巧别致,不愧为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

PART 02「 首次开放 · 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 」

博物馆按照《大清会典》上的平面图,对先农坛祭坛进行了原状陈设复原,新铺设的祭祀道路展示,则更加清晰展示出明清两代皇帝,在先农坛的活动路线。

此次最值得一看的区域是首次开放的宰牲亭院落,作为明清两代祭祀仪式时的重要场所,一直保留着明代早期建筑风格,其屋顶的建筑形制为重檐悬山顶,这种形式在国内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中很是罕见,被誉为“明代官式建筑中的孤例”。

PART 03「 常设展览 · 关于古代建筑 」

博物馆常设有两大展览,"古坛掠影-先农坛史料图片展"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简史"。

展览遍布整个博物馆区域,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古建筑的历史知识,馆内还设置有免费的志愿讲解,可以跟随专业系统的介绍来逛展。

更有堪称中国沙盘之最的「北京旧城模型」,按比例缩小后的「北京天坛祈年殿模型」,大量的建筑模型和文物标本展示于此,穿梭在各个展厅,如同游走于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PART 04「 更多展区 · 皇帝是怎么亲耕的 」

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重要祭坛,除了祭祀先农神,皇帝还在此亲耕,太岁殿是先农坛内巨大的单体建筑,专门用来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祇。

观耕台是皇帝观看大臣行耕耤礼的观礼台,砖石结构,须弥座以黄绿琉璃砖砌筑,台南是皇帝亲耕耤田,即一亩三分地,台北大殿为具服殿,是皇帝亲耕之前的更衣之所。

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皇家坛庙建筑群庄严肃穆,内部的藻井精美绝伦,是北京放松看展的好地方。

在北京天气多变的夏日里,满院的槐花不必经风雨就自己垂落,组合成一幅静谧的画卷。

拜殿中的那方隆福寺毗卢殿藻井,由正中向外扩展的几何木雕纹饰,加上正中君临天下的金丝楠木金龙,抬头可见的视觉冲击,毫不逊色于太岁殿内的藻井。

典雅精致的古代建筑艺术,传承至今的文化脉动,古往今来对宇宙历史的思考,从这样一件件古建作品中继承,惊艳着让每一个来此参观的游客,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名称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时间 9:00-17:00

地址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西城区-东经路21号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