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学,国家级非遗项目“鹰爪翻子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鹰爪翻子拳有着百年历史,在第四代传人陈桂学家里挂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是鹰爪翻子拳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见证。
1919年至1924年间,被誉为“鹰爪王”的雄县李林庄人陈子正,将翻子拳和岳氏散手去粗取精、融会贯通创编成鹰爪翻子拳。
自幼受家庭熏陶的陈桂学,7岁起便随祖父陈国庆、父亲陈正耀习练鹰爪翻子拳。“人不受折磨不能成事。”自小,爷爷陈国庆就常跟陈桂学说这句话。从记事起,每天天不亮,爷爷陈国庆就会叫他起来练基本功,踢腿、压腿、基本拳……爷爷总是念叨“好好练,别到时候失传了。”
“出类拔萃”“鳌里独尊”。陈桂学铭记爷爷的训导,习武十分刻苦认真。在对鹰爪翻子拳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陈桂学发挥自身特长,形成了“稳、准、狠、快”的个人拳术特征,把鹰爪翻子拳的要领发挥得淋漓尽致。
雄安新区设立后,为使鹰爪翻子拳这一传统瑰宝发扬光大,当地积极做好培养传承工作,形成了老带青、青带幼的阶梯式格局。越来越多年轻人找到陈桂学表示想学习鹰爪翻子拳,但陈桂学收徒要求严格,“学此拳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必须认真且能吃苦。”目前,陈桂学名下有百余名徒弟。
陈桂学告诉记者,“把武术精神传承好,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陈家几代人的使命和追求。除亲自授徒,他还致力于向大众推广普及鹰爪翻子拳。每年庙会,陈桂学都会带领弟子们表演鹰爪翻子拳,倡导大家一起强身健体。
“除了在国内传承,我们也打算将鹰爪翻子拳传播到海外。”陈桂学除了延续父亲的足迹,还到访过澳大利亚等国家教授此拳。如今,随陈家学习拳术的学员有万人之多,分布在国内20余个省份、海外10余个国家,他们虽相隔万里,却保持着紧密联系,以各自的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着鹰爪翻子拳这一中华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