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今雨轩: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 2023-07-24 14:01: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

来今雨轩原址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东南角外,黑筒瓦歇山顶卷棚屋面,红砖房、有廊柱,房内有地板和护墙板,是典型的民国式建筑。建筑面积481平方米,建成后初拟做俱乐部,后招商经营,开办餐馆和茶社。环境清静幽雅,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大学教授、鸿儒名医常来此聚会。著名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先生与《新闻报》严独鹤先生在此邂逅,汇成了不朽之作《啼笑因缘》。今天,来今雨轩茶社还在原址的位置,从公园正门进入,沿东侧长廊曲折北行可直接到达。来今雨轩的饭庄则在1990年从原址迁到了公园西侧的杏花村新址。

名称由来

“来今雨”这个名字取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秋述》中:“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在这里“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意思就是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来今雨轩大门旁挂有清代学者孙星衍撰写的一副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莫放春秋佳日过”,化用陶渊明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意思是不要浪费美好的时光;“最难风雨故人来”,化用杜甫散文《秋述》中的语句,表达最难得在经风历雨时有朋友相伴的感怀。

来今雨轩的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书写。1966年,这块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写的匾额被摘下。1971年重新装修油饰后,有“中国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郭风惠题写了“来今雨轩”四字。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成兴茶庄”、“直隶书局”等匾额均出自他的手笔。比较新的一块匾是1985年赵朴初所题,郭风惠版本匾额被摘下存于库房。

徐世昌书匾今已无存。郭风惠的书法平淡天真,意趣高古。赵朴初所题“来今雨轩”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灵动的行笔中透出朴拙气息。书法家们皆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旧雨新雨”的理解,诠释了朋友的真谛,传递了对天下朋友的美好祝愿。

美味佳肴

来今雨轩的宴会菜点有许多为历史名人所创制,至今仍保持传统烹制方法,从选料、刀工、烹制到佐料的配用,均一丝不苟。如“赵先生鸡”、“马先生汤”、宫保肉丁、麻婆豆腐等等,均是这里的名肴。现在,能烹制正宗赵先生鸡、马先生汤的餐馆已不多见。赵先生鸡成名于已不复存在的西黔阳饭馆。何应钦的秘书赵某有自烹自品的嗜好,尤善烹鸡,有一天他与诸友在西黔阳聚会,乘兴烹了一道鸡丁,众人食后,皆赞不绝口。从此,西黔阳便添了一道名菜,称之为“赵先生鸡”。

来今雨轩经营此菜,得惠于一级厨师高连元。他从十三岁起便在西黔阳学徒,曾亲眼见到赵先生烹制此菜,故得其真技。此菜选鲜嫩鸡脯切丁,外挂蛋清,温油滑过,配以马蹄丁;然后把干辣椒、鲜姜、大葱之丝煸出香味,鸡丁入锅后,烹入糖醋汁,颠勺即成。此菜明汁立芡,香味扑鼻,食之鲜嫩爽口,咸、甜、酸、辣,诸味皆调。

来今雨轩在保持传统风味菜的同时,还博采众长。先后派人到广州学习广东菜;到北京的“仿膳”、“听鹂馆”学习宫廷菜点。又挖掘了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最爱吃的“雪底芹芽“等名肴。在烹制中,不但注重菜点的色香味形,而且还能做到一菜多味,一菜多变,使食者口味一新。

在小吃、点心方面,该店不但有传统的“冬菜肉包”、“银丝卷”等,还增添了“四方斗”、“三鲜饺”、“豌豆黄”、“芸豆卷”等各式冷热细点。对每桌宴席都精心设计,使菜点搭配合理,如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鲁迅与冬菜包子

鲁迅是来今雨轩的“铁杆粉丝”。《鲁迅日记》中有记载,鲁迅曾82次来到中山公园,60次亲临来今雨轩翻译写作、品茗就餐、赏花会友。鲁迅的学生许钦文,在1979年曾撰文详细描述了鲁迅先生请他在来今雨轩吃包子、喝茶的故事。鲁迅对饮食是极其挑剔的,他眼中的“可以吃”,换成白话文就是“很值得一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把对学生的关爱体贴都融进了这一盘冬菜包子里。

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在北京十分出名,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冬菜包子几乎成为了来今雨轩的代名词,包子馅里也包着来今雨轩建立以来悠久而绵长的历史。

冬菜包子采用腌制三年以上的四川南充川冬菜,以传统炒馅工艺制作而成,入口微甜,酱香浓郁。这款包子最大的特点是有26个褶,呈鸟笼状,也有人管它叫鸟笼包。如今,这款包子是店里的“网红”产品,手工制作,且限量销售,还设有外卖窗口。除了包子,来今雨轩目前在售的还有小菜、豌豆黄、小桃酥和热茶。餐具的使用上也很讲究,沉甸甸的黑底金边餐盘和金属筷子,让吃包子的过程颇有仪式感。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