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戏里戏外品味大千世界

  • 2023-06-02 15:02: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传统戏剧始于先秦时期,以歌舞演故事,融唱、做、念、打于一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日趋成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北京戏剧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让我们通过北京地区的传统戏剧,走近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四平调、反四平调、汉调等都从属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调则从属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使用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唢呐等,而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现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内部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旦行就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之分。其划分依据除人物的自然属性外,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其中《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野猪林》、《二进宫》、《拾玉镯》、《挑华车》、《四进士》、《搜孤救孤》、《霸王别姬》、《四郎探母》等剧家喻户晓,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编、移植、创作了一些新的历史剧和现代题材作品,重要的有《将相和》、《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海瑞罢官》、《曹操与杨修》、《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黛诺》、《骆驼祥子》等。

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已经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北京京剧院是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北京京剧院立足传统,以演出传统经典京剧剧目见长。同时,亦不断创作新剧目,推出既不脱离京剧本体又有当代意识的新编剧目。几十年来,北京京剧院上演、创作的传统京剧、现代京剧、新编历史京剧、小剧场京剧达数百部。

评剧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在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皮影、大鼓等的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了评剧的基本样式。在实践过程中,新兴的评剧艺术不断发展完善,日趋成熟。

成兆才是评剧创始人,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其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评剧音乐属板腔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导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同时还有反调。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乐器包括板胡、二胡、三弦等,打击类乐器包括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乐器包括笛子、唢呐等。评剧唱腔借鉴了京剧和梆子的音乐,分为男腔和女腔两种。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19号的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由中宣部、文化部制定建院方针为:“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近年来,为拓宽创作题材,剧院又将“外国名著改编剧目”纳入其中。

中国评剧院继承西路评剧、东路评剧的传统,演出中保留了许多北京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继承、发展和形成了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孙(德福)、马(泰)等艺术流派。天津评剧院也同样实力雄厚,对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四大流派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曾有“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称谓,1952年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清代中叶流入北京的秦腔、山西梆子与河北地区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于道光年间正式形成了河北梆子,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河北梆子充分体现出河北的地域文化特点,拥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北京、天津的河北梆子演出也各有其风格。

河北梆子声腔音乐属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等板式及各种引腔和尾腔,演唱时以梆子击节,以板胡、笛、梆子、笙等乐器伴奏,音调于高亢激越之中时时透出委婉凄楚的风格,擅长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河北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五百多种,其中《宝莲灯》、《秦香莲》、《金水桥》、《杜十娘》、《蝴蝶杯》、《窦娥冤》、《教子》、《断桥》、《三上桥》、《喜荣归》、《打金枝》、《荀灌娘》、《南北合》、《苏武牧羊》等影响较大。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60年, 为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剧团拥有刘玉玲、王凤芝、李二娥、彭艳琴、王洪玲、王英会六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及一大批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表演艺术家。剧团成立以来,共排演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剧目二百余出。

皮影戏

北京皮影戏早期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消亡甚早,现存的西派皮影形成于明代正德年间。1842年满族人路德成继承北京西派皮影艺术,建立了北京祥顺影戏班。此后西派皮影在路氏家族中一脉相传,路德成之子路福元建立福顺影戏班,路福元之子路耀峰又建立德顺影戏班,传到路耀峰之子路景达已是四代,前后历经一百多年。

北京皮影戏形成期长,表现手法独特,表演、声腔、造型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其声腔吸收北方昆曲、京剧、曲艺等的声腔曲调,自成一格,表演细腻夸张,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如影人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动作细节都表现得十分真切。

北京皮影剧团于1957年组建成立,是由人民政府组建的北京地区唯一专业国有剧团,被列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单位,团长路宝钢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北京皮影剧团传承“北京皮影戏”,开拓创新, 创编《影戏传奇》,开发皮影文化创意产品。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