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却遇见另一个江南,在这里,时光似乎可以暂时停留,慢游小镇拱桥、石板路、山水园林。
【推荐经典线路】司马小烧酒坊→永顺染坊→剪纸店→皮影戏馆→日月岛广场→震远镖局→八旗会馆→鸳鸯游船码头(可顺着湖边往回走,也可乘船游览)→英华书院→年画坊→风筝文化坊→月老庙→喊泉→小吃广场→雁归游船码头。
沿途有各种特色表演项目,舞龙舞狮,杂技表演,京剧表演,杨家铁板书等等,让您流连忘返。自由游览古北水镇,让您一步一景。
【古北水镇必看表演】
望京街欣赏冰火之舞:于望京街音乐喷泉赏一场水火交融的音乐火舞秀。您一定已经听到了时而震感、时而温婉的小镇乐声,而音乐喷泉正是美妙音乐的发声源,远观近望皆相宜。从水舞剧场也可以远观古老静谧的司马台长城。
【古北夜景】
等到夜幕降临,古北水镇如同戴上了金色的薄纱,整个镇子都亮起了金色的光,我们可以到牌楼附近的大戏台看看镇子上免费的表演,也可以尝尝戏台前的小吃摊,这时你就会有种穿越的感觉,坐着宽板凳,听着戏、相声,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
有人喜欢在久居城市后寻找一片“灵魂栖息地”,于是便来到了古北水镇。
碧水青山,空气清新,长城脚下,独立一处,繁盛之时不燥热,清幽肆意好不自在。夏季天气干燥炎热,而古北水镇恰好适合避暑,有人喜欢山林里的清凉,所以对这座小镇十分热爱,择一处闲居,枕水而眠,选一处风景,驻足而望。在古北水镇,可以把生活过得像诗一样,只要你选对了方式。
没有汽笛和尾气的小镇里,一切都是自在祥和的景象。行人三五为伴,或携手并肩,在巷子里走走停停,不慌不忙。他们在八旗客栈外的胡同里拍拍照,在浅山茶馆喝喝茶,在山顶教堂前看看景,随心所欲的选择下一个目的地。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也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
避暑山庄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寺庙由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组成,环列在山庄外的东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2万平方米。
每处寺庙都象一座座丰碑,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
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