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暮春时节百花凋残,又到了“花中之王”牡丹独占春色的时间。4月15日,《河北旅游》杂志来到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汉牡丹园开展采风活动,赏春色、观牡丹、品文化,向广大游客推介“这么近、那么美”的河北风景,赴一场国色天香之约!
柏乡生长的汉牡丹,是中国最古老的牡丹品种之一,被誉为“世界牡丹的活化石”,柏乡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文化之乡”。
深厚的牡丹文化发展为牡丹产业,每年有30万人次寻芳而来,只为一睹汉牡丹国色容颜。牡丹苗木繁育、示范种植、旅游观光、牡丹产品加工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更是带动相关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
眼下,柏乡县正在举办第十届汉牡丹文化节。活动期间有“国色牡丹、魅力柏乡”摄影大赛、2023牡丹诗会、东汉历史文化研究发展座谈会、半程马拉松赛、京津冀鲁豫五省市气排球邀请赛、京津冀“功能农业”高端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的柏乡行动”招商推介等多项活动,可谓亮点频出,精彩连连。
对于游客来说,感受汉牡丹节最直观的方法,莫过于参观汉牡丹园。置身其中,牡丹端庄、芍药艳丽、樱花清新、紫藤垂坠,俨然一个缤纷的“花花世界”。
园内囊括了河南、山东、安徽、甘肃等国内外牡丹珍品、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堪称世界牡丹花的总汇。行走其中,花香扑鼻,迎面而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里以神花苑中的世界牡丹的活化石——汉代牡丹总领群芳。园内设有亭台楼阁、湖光水色等20多个景点,建有两个文化长廊,展示珍贵文物,与汉牡丹交相辉映,别具历史文化内涵。
“河北旅游杂志好景推荐官”们,向游客介绍了柏乡汉牡丹独特的文化内涵。相传在两汉时期,王莽在一次大战中追逐汉光武帝刘秀,刘秀躲无可躲,藏进柏乡县北郝村的一座寺庙。当时寺庙坍毁,唯有牡丹盛开、郁郁葱葱。刘秀干脆躲藏在牡丹花丛间,追兵竟无一人发现他,成功化险为夷。后来,刘秀赋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牡丹因此名声大振。
据说,这里的汉牡丹只能在原地栽培,离开花池则不能成活。当年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侍候得百般周到,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遭此劫掠,原地未挖尽的汉牡丹枝叶干枯,数年不发花。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今年,汉牡丹园还特别开放了“夜观牡丹”的全新体验项目,数万株牡丹在夜色中光彩照人,再现了温庭筠诗中“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的绝美意境,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