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祭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女娲文化之乡,2023年4月20日—5月4日(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朝顶仪式民间习俗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创世先贤的伟大,奋勇向前的豪情,满园春色都在等你,只管来。
国潮正当时
涉县女娲祭典是中国传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地域最广的祭祀女娲的大典,列入国家第一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来此朝拜女娲,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三月庙会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因此娲皇宫成为了全国祭祖圣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祖庙”。
文化新方式
传统文化新风向,潮到没朋友。庙会期间,娲皇宫各项活动精彩纷呈,欢迎大家及时关注自己喜欢的项目。与国粹并肩,与非遗对话。
活动一
”女娲祭典“
俗称朝顶、上社,由涉县民间社团自发组织队伍,全副古装穿戴,手举祭旗、长龙等各式祭器到娲皇宫祭祀祈福、祈禳还愿。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一上午六点。
活动二
"非遗展演"
“台村上刀山”,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且流传地域广泛。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初五、初六上午;
“娲皇笙管”,娲皇倚听截笙管,一十二簧声递换。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七、初八、初九。
活动三
“舌尖上的庙会”
现场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游览之余大享口福,吃的不是美食,是氛围。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五。
活动四
“鸿运当头”祈福长廊
“挂红”“开锁”是娲皇宫景区具有特色的民俗祈福活动,人们为了感激娲皇的恩德而进行的民间风俗。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五。
活动五
"锦绣霓裳 游园似梦"
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巡游展演相结合碰撞出与以往不同的庙会氛围感。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十至三月十四上午三场古风舞蹈《神女云裳》;下午三场特色古装巡游。
涉县娲皇宫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涉县索堡镇,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人类始祖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凭借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娲皇宫景区1996年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荣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2015年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娲皇宫自汉代创建神庙三楹,现存北齐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明清建筑等古遗址,有林地、山谷、园林、水系等自然景观,其中,北齐摩崖石刻、主体建筑娲皇阁、女娲祭典为景区三大精髓,分别以“天下第一壁经群”、“活楼吊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享誉国内外,是研究我国根祖文化的重要基地。
女娲祭典是中国传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地域最广的祭祀女娲的大典,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三月庙会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因此娲皇宫成为了全国祭祖圣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祖庙”。
娲皇宫建筑被誉为“活楼吊庙”,为全国祭祀女娲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靠崖依洞,依山就势,运用高层建筑重心偏离安全率的原理建成,集文化底蕴与古建奇观于一体。
北齐摩崖刻经是涉县娲皇宫现存历史最悠久、价值最珍贵的文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字数最多的一处,摩崖刻经165平米(共计13万七千四百余字),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